高君波:王益明升暗降折射的官场生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11:44 中国网

  作者:高君波

  国开行副行长王益日前被“双规”,很多证券业内人士都不意外,认为不过是迟早的问题。知情人士称,对王益的举报信很多,举报信摞起来一尺高,他早已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6月26日《楚天都市报》)

  举报信摞起来一尺高,让他早已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其实毫不稀奇,从群众举报信中发现官员腐败线索,乃有关部门反腐败的手段之一。但令笔者感到奇怪的是,一位熟悉王益的人士称:“王益的目标曾是当证监会主席,但是告他的告状信有一尺高。调任国开行虽然升至副部级,实为明升暗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级别的提升,意味着“受到重用”,对于官员来说当然是好事。退一步讲,刘少奇在接见掏粪工人时传祥也曾说:“我们都是在为人民服务,只是工作岗位不同”。不管官大官小,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是为人民服务。但现在,有些官员职务的提升,竟被解读成了一件“明升暗降”的坏事,确实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稍稍回忆一下,对一些官员以“明升暗降”的方式作为一种处理,并非这位王益先生的“专利”:去年2月,针对“彭水诗案”中,涉案书记蓝庆华调任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一事,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表示,虽然此次属于平级调动,但两个岗位的重要性完全不同,所以也是一种处理(2007年3月4日《新京报》)。

  但细究王益和蓝庆华的“遭遇”,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的“升级”或“平调”,之所以被人解读为“明升暗降”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折射出官场的“潜规则”。

  王益在证监会作为分管发行、基金等最为核心部门的证监会副主席,其权力之大毋庸置疑,虽然“升至”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但已非之前的“位高权重”;而蓝庆华从一地首长的县委书记“平调”至统计局长,管理的“权力资源”更是有限。“两个岗位的重要性完全不同”,“明升暗降”的解读恐由此而产生。

  如果单从岗位“重要性”上体现组织上的“处理”意图,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的说法,恐怕会受到有关部门的否定。毕竟,政府工作都是“一盘棋”,行政岗位也没有重要不重要之分。而人们之所以认为这些官员是“明升暗降”,关键就在于对其权力“含金量”的剥夺。同样的级别、同样是官员,为什么有的岗位因为是“肥差”而趋之若鹜,“削尖脑袋往里钻”,而有的岗位因为是清水衙门,门前冷落车马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王益们的“明升暗降”,从另一个方面也道破了官场的潜规则。

  官员腐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同样的级别却有“肥环瘦燕”之差,“明升暗降”竟然也可以处理腐败官员。如此高超的“领导艺术”,岂不是亵渎政府权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