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虎风波,应当画上怎样的句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9日09:30 武汉晚报
周老虎风波,应当画上怎样的句号?
周老虎漫画 图/马晶晶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并向其颁发奖金2万元。随后有网友指出,老虎是假的,抄袭年画。

  2007年11月9日:当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周氏虎照。

  2007年12月2日:中国摄影家协会组建的专家组公布的鉴定结果为“周老虎与年画虎一致”。

  2008年1月3日:华南虎年画印刷公司称已找到年画底片。

  2008年2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就“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发出《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

  2008年2月——4月:“挺虎派”朱巨龙、关克、卢西荣等人相继被停职,据称虎照鉴定正“秘密”进行。

  2008年5月:“打虎派”律师郝劲松向国家林业局递交申请,要求公布虎照真相。

  2008年6月17日:国家林业局回复,虎照调查正在进行,结束后将向社会公开调查结果。

  2008年6月25日:知情人士透露,周正龙已被警方带走调查,据称已承认虎照作假。

  尽快破解“周老虎”僵而不死的困局

  历史再一次证明,为了撒好一个谎,必须用另外一千个谎言来弥补。“周老虎”自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一度被所谓“陕西省林业厅一知情人”、周正龙的儿子、中科院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里远的不同表态搅得人摸不着头脑,原本以为“被警方带走”、“坦白造假”、“处理官员”将给“周老虎”一案逐渐画上句号,不料事情依然峰回路转,又冒出“华南虎脚印”照片,简直是僵而不死。

  历史还将证明,谎言的坍塌也只在一瞬间而已。一旦骗人者背后的利益链条被斩断,谎言就会突然死亡。我们不妨对现在纷乱的新闻做个猜测:要么这全都是烟雾弹,实际上结果很快就会出炉,一切定性和处理意见也将拟好,人们再一次充当了捧场的观众;要么这全是拖延术,用来来回回的口水拉锯战,隐藏起真正关键的核心人物,掩盖权力在其中辗转腾挪的手腕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只等人们疲劳散去。

  但我们要的却不是这两种之中任一。我们一面呼吁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造假和调查的过程,一面却不断得到关于秘密执法和内部研究的小道消息。我们要求独立公正的司法介入,确保周正龙在内的一干欺骗国家和人民的人得到应得的惩处,但法治却尚未显示出的落落大方和心无杂念,反而成了阻碍公民知情权的借口。

  出了坏事,要捂盖子,这是一些政府部门的天然反应。我想,出于利益冲动而撒谎却被识破,接着又出于保护一己之私来遮掩修饰、转移话题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是曾经风光无限的周老虎,变成人人喊打的周老鼠的内在逻辑链条。

  “周老虎”的闹剧,其实在去年发现年画的时候就已告破产。但“周老虎”延续至今仍能不倒,实属依赖有法不依,要人治不要法治之功劳。民间的种种质疑,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而是在层层递进之后,卡在了若干人物的手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确是把好剑,但是,没有对法律条文的依法执行,没有依靠法治摈弃人治的观念,不过又多了一本白皮书而已。

  如果我们“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周老虎”骗局涉及的范围绝不会小。且不论其他,官方一旦承认照片里的华南虎是年画,就必然要对“首席主角”周正龙明确地定责,还要对给假老虎做鉴定的专家学者、陕西镇坪县政府、镇坪县林业局、陕西林业厅等的相关责任人,依据行政法规进行追究。但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如何依靠坚韧和坚挺的法治来获得这一局面?这无疑是一个更广泛和现实的难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