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纸做的老虎包不住科学之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07:51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周明华

  一张妖气十足的“纸老虎”想包住科学精神之火,捣腾了国人8个多月之后,终于在6月底这天,去掉了身上的所有“虎气”,被“烧回”了本性。虽然这一声正义的号角掠过炎炎烈日的上空时,已让审“虎”疲劳、心力交瘁的国人觉得有些迟到的感觉;虽然换来这场“惩虎”结局所付出的公共资源代价未免太重,但笔者仍不禁喟叹:咱们胸口上那块因虎而生的淤物终于被驱散。显然,这不仅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题中之义,也是对因错误发布虚假信息给政府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后政府形象的一次主动修复。

  关于倚身于“虎照门”背后的各种社会问题,之前各大媒体所发评论已汗牛充栋,这次我只想就学术领域里的科学精神多言几句。周正龙毕竟只是一个五旬农家汉,若没有站在他背后的那些作为“挺虎派”先锋的专家教授们的一直撑着“虎腰”,那么,“周老虎”早现原形了。记得在去年7月6日的一份华南虎调查的学术报告上,便赫然有“华南虎脚印、目击记录、华南虎啸”等记载,而专家教授集体“笔软”签上自个大名,其“成本”是500元的学术参会红包。

  甚至就在本月28日这天,北京一所高校的“挺虎教授”仍咬着“华南虎脚印”不松牙关,孰料仅在一夜之间,公众便恍然大悟:原来这几只雪地里有板有眼的“虎印”,是周正龙手提木质虎爪模具像盖私章一样自己戳上去的。签上学术大名,张嘴为虎正名,教授们咋能如此轻便?别说潜心现场调研和长达数年的学术求证,连启码的旁证与自证程序都可以省略。说不中听点:这难道还有一丁点儿科学情怀吗?

  科学成为全社会成员愈来愈尊敬的特殊职业。这个职业的头上闪动着是人类共性的智慧和求真之光。这一缕光芒一直照耀着人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愚昧迈步智识。或许囿于科学的这种职业化和“福利化”倾向,人们在打点科学带给我们福利与智慧的同时,才极不情愿地看到,作为科学创新的有力手臂——学术,却被一些科研工作者沾上了“假打”的不良和末落习气。特别是近年来,对于学风道德建设滑坡的现象有增无减,什么论文抄袭,成果攥改,骗取经费,评审走后门……

  行文至此,笔者建议,我们不妨将从周正龙腰包中追回的那两万奖金,奖励给首先对“虎照”提出质疑的那个具有基本学术正义精神的大学教授;而对那几名固执的不调研而乱“学术”的教授,应让他们为自己背离学术伦理和科学精神而忏悔。有关教育部门,是否也该惩戒一下这些“昏教授”呢?因为他们不仅无知,而且无德,已不配站在三尺讲台上继续教书育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