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G8峰会与日本今后30年外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01:17 金羊网-新快报

  “我提议,将今后30年作为消除亚洲经济差距的30年,并愿意为此与亚洲各国共同付诸努力。”

  7月7日,在日本北海道将要召开日、美、英、法等主要工业国家的首脑峰会(G8),出任首相后一直希望在外交方面有所建树的福田内阁,终于等来了一个向世界展示其外交特点的机会。

  把太平洋建设成“内海”

  虽然精于外交,但受到日本众、参两院第一大党分属不同政党的影响,福田康夫从安倍晋三手中接下首相职位的时候,能做的事实在有限。福田虽然没有继承前任要在意识形态上与周边国家对峙的“价值观外交”,但在上任后的最初半年里也没有打出新的旗号。尽管一些日本学者和媒体希望他从老福田那里继承重视亚洲外交的“福田主义”,但福田康夫并没有在这方面吐露太多言词。

  直到G8峰会召开前的一个多月,福田才对他的亚洲外交做出了明确的阐述。

  5月22日,在一家日本报社组织的名为《亚洲未来》的国际交流会议上,福田发表了《为亚洲共同走向未来,日本做出5项重大承诺》的演说。

  福田说:“我想先以今后30年作为一个跨度,看看30年后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脑海里描绘出的是这样一幅景象:亚洲各国把太平洋当成内海。”福田是把老“福田主义”从亚洲扩展到了太平洋,为此,福田承诺:1.坚决支持东盟;2.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3.日本坚持走“和平合作国家”之路;4.扩大与亚洲太平洋各国年轻人的交流;5.共同处理气候变动问题。

  他的这5项承诺,实际上规定了日本在G8峰会上的外交主旋律。“我提议,将今后30年作为消除亚洲经济差距的30年,并愿意为此与亚洲各国共同付诸努力。”福田首相说。

  太平洋“内海”的建立,不是在意识形态、在军事上搞对立,而是要消除经济上的差距。也只有这样,日本外交才能为亚洲各国、为太平洋沿岸各国所接受。福田强调在经济上的共同努力,继承了“福田主义”基调,同时又极大地扩展了“福田主义”的内涵。

  和平和共同发展的战略

  日美同盟以及努力发展与亚洲各国关系的外交策略,保证了日本自1967年以后一直稳坐世界经济规模“老二”的位子。只有日美同盟,而没有对亚洲的重视,是不可能如此长时间地维持其“世界第二”的地位。

  现在,日本在经济规模上已经受到其他国家的挑战。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对世界经济进行了长期预测,他们计算出的结果是,按2000年购买力计算,到2030年,中国GDP为25.2万亿美元,美国为21.4万亿、欧盟16.3万亿、印度10.3万亿,日本则为4.3万亿美元。其中虽然不乏夸大中国规模的成分,但中国的经济规模在较快时间内将会超越日本,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外交需要面对的是不久将会在经济上超越日本的中国、印度,既不能用“价值观外交”来限制这些国家的发展,也不能通过建立横跨美亚澳的同盟来维持日本的现有利益,日本需要的是明确的和平、共同发展的战略。

  相信福田首相提出的这个方针能够得到世界的赞同。G8峰会将讨论石油、粮食、宗教等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在日本的倡导下,也将会特别关注环境、年轻人交流等议题,这成为福田内阁大大区别于安倍内阁的一个重要体现,也为今后日本外交做出了重要铺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