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陆客赴台游之机搭建两岸人民心灵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14:20 中国台湾网

  台湾《联合报》今天发表社论说,大陆观光客“首发团”今日直飞来台,借用大陆的迎宾语,我们要向来客们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对于大陆来客而言,这不只是“观光活动”,他们所向往的应是两岸双边的“民间对话”;对于台湾东道主来说,也绝不可将此视为只有“扩大内需”的工具价值,而是希望来客皆能带回一个值得存忆的“台湾经验”。

  社论说,两岸对这场盛会的反应令人莞尔。大陆方面,对首发团的“素质”精挑细选;台湾更是到处都在涂漆粉刷,要对来客遮丑。这个景象,俨然有些像是相亲的场合,两方对于对方皆有期待。因而,这不只是“观光”而已,而俨然是在两岸人民之间搭起了一座“心灵平台”;彼此看看对方,再回头看看自己,再共同想一想两岸的未来。

  台湾每年有四百万人次的商旅访游大陆,所以,“大陆观光客直飞来台”才是今天的主戏。据称,未来将以每日三千大陆游客来台为目标,一年就近一百一十万人;新闻焦点皆强调将带来每年六百亿元商机及四万名就业机会,因而使大家都将眼睛盯在“扩大内需”的“经济效益”。

  但是,社论仍认为,如前所述,大陆游客来台最重要的意义,是在两岸人民之间搭起“心灵交流平台”,使真正的民间情怀交互激荡,在台湾第一现场交汇成对于两岸未来的共同省思,进而累积解决两岸问题的民间资源,并为两岸共同的未来寻找方向。

  有人将大陆游客来台视为一个“经济议题”,视其为“财源”;社论期望,台湾各界更能视之为“文化议题”、“社会议题”,珍惜“人心”在其中的角色。也就是说,台湾各界看陆客来台,应当站在“两岸心灵交流平台”的高度,若能有“人比财重要”的想法,就可能“人财两得”;切莫将此视为杀鸡取卵的“经济议题”、“商业议题”,那就可能“得财失人”,甚至“人财两失”。

  许多人说:台湾的都会不如上海、北京,山水不如黄山、九寨沟;更多人的共同结论是:台湾对大陆来客的最佳卖点只有“人文”。这“人文”是什么?其实就是台湾“与大陆有关,又与大陆无关”的“四百年台湾经验”的总称。例如,“总统府”曾是总督府,“总统府”前面有个红衫军聚会的凯达格兰大道,“总统府”前面有个被卖掉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总统府”旁边有个二二八公园及白色恐怖纪念碑,蒋氏父子、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夜市的蚵仔煎、炒米粉,如何投票、如何升学、如何炒股票,槟榔西施,晚间五六个电视叩应节目在吵什么……。

  这些皆是“台湾人文”的项目,在大陆游客眼中皆是“台湾经验”的点滴。把大陆游客推进礼品店不是最高目标,若能陪他们在现场实地走过一趟“台湾经验”的心灵“深度之旅”,也许始能教来客不虚此行。必须特别强调的是:绝对不赞成“洗脑”,那必招致恶评与反弹,只须忠实、客观地自然流露,皆是台湾的人文,皆是台湾的卖点,皆是与上海的群楼或九寨沟的珍珠海迥异的另一种风景,另一番意境。

  社论认为,其实,关于大陆游客来台,两岸似乎尚未“准备好了”;否则就不必以“首发团”为马英九的“七月四日之约”应急。访客已经登门,主人仍在手忙脚乱。但从今天以后的两岸民间关系,已较此前换了人间。台湾接待陆客之道,与大陆游客作客之道,皆将对“两岸心灵交流平台”的内涵发生作用;如前所述,彼此看看对方,再回头看看自己,再共同想一想两岸的未来……

  连游览车司机都被要求“笑得像林志玲一样”,台湾人迎大陆游客的热情可见一斑。我们期望:大陆游客旅途沿线的台湾商家“人财两得”,整个台湾也是“人财两得”;大陆来客则花钱换得开心,更能在行箧内带回一个值得存忆回味的“台湾经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