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央企高管年薪不应超民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9日07:32 信息时报

  作者:余丰慧

  社会经理人“前途”的不确定性很大,这也是美国给予职业经理人高薪的重要原因。而央企高管的老板是国家,即使企业亏损了,央企高管可以溜走去行政部门工作。

  统计称,我国现有央企155家。去年年报显示,包括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海油服、西部矿业等央企在内,高管年薪2006年以来均超越民企(《市场报》7月7日)。

  如果报道内容属实,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诧异的现象。这反映出央企高管年薪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这几年来都在呈倍数增长,到2006年时间点终于全部超过了民企。而2006年以来,正是社会对收入分配不公意见最大,对其改革呼声最高的阶段。特别是对于国企内部存在的高管年薪过高问题,社会反响很大。这期间,国资委等部门都出台了许多限制政策,比如:规定高管年薪不能超过一般职工平均工资的13倍,同时,与当地职工平均收入水平也做了一些比例限制等。特别是出台了许多与其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等。但实际情况是,越强调、越限制,央企高管年薪越高。

  央企高管年薪越管理越失控,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央企高管年薪动辄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以上,而大多数员工月工资一两千元,差距高达上万倍。二是2006年以来央企高管年薪令人惊讶地全部超过了民企高管年薪水平。三是与绩效挂钩基本流于形势。以中国神华为例,2007年16位高管年薪共2404万元,平均每人150.25万元,超过百万元的高管年薪8位,而两位副总裁郝贵和王金力年薪均为304万元,是整个能源行业年薪最高的高管。而2007年综合毛利率却比2006年下降了2.36%。利润下降,高管年薪却增加,真是咄咄怪事。

  当然,对于央企高管年薪应不应该超过民企(同类行业相比较)不能一概而论。现有央企155家大多都是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企业,许多都是民营企业不能相比的。管理这么大的企业,高管的付出肯定很大。从这个角度上说,给予高管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对于留住人才,管理好企业都有好处。

  但是笔者认为,在同类行业中,规模相差不大的企业里,央企高管年薪一般不应超过民企。一是高管的选拔差异很大。央企高管一般是政府任命的,而民企经理人一般是通过市场化选拔的,并且其薪酬提前就通过谈判说定了。二是责任不一样。民企经理人责任要大的多,老板是让其来赚钱的,否则,随时都可能丢掉饭碗。更为严重的是,社会经理人“前途”的不确定性很大,这也是美国给予职业经理人高薪的重要原因。而央企高管的老板是国家,国企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所有人约束缺位,至今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因此,央企高管的责任相对小一点,并且对自己的未来有非常确定的预期。央企至今还在沿用行政级别,企业亏损了,央企高管可以溜走去行政部门工作;央企高管在企业赚钱赚腻后,可以再到行政机关做官。三是经营难度不一样。民企完全是市场化的,完全在市场里打拼。而央企背靠国家,许多都是垄断性或者相对垄断的企业,有些经营亏损还可以向国家伸手要补贴。这些都是民企望尘莫及的。四是央企毕竟是国家的,说到底是全国人民的,在我国分配不公的状况下,央企高管年薪越来越高,与内部职工以及社会差距越来越大,起了一个非常坏的带头作用。

  我们注意到,为加强央企收入分配管理,国资委启动了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改革事宜。希望对于央企高管年薪过高问题,与内部职工以及社会差距越来越大问题,以及所有央企高管年薪都超过民企问题,一定要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站在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高度来对待这一问题,要有实质性举措和实质性进展,再也不能“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