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戈:哀悼日,为平民而设的国家仪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0日08:1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作者:刘戈

  几千年的历史上,祭天祭孔祭祖祭关帝赵公祭领袖皆有,唯独没有一个祭祀普通公民的国家仪式。全国哀悼日的设立,为公民精神提供了展示的场所,也为怀念逝者安排了一场国家仪式。这似乎意味着,普通公民之悲就是国家之悲。这句话好像应该是常识,不过实现它,却花了几千年。

  一般说来,公祭建立在大规模民间私祭的基础之上,私祭为公祭提供对象和核心价值。中国自古没有为普通公民受难而设的仪式,也没有为陌生同胞哭丧的习俗,除了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等原因外,还在于灾难中普通公民的死亡一般很难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诉求,他们没有国家或民族英雄的功绩,也成不了儒教文化或其他意识形态的实践者,仅仅是因为他们灾难深重,或者仅仅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是很难获得安排一场国家仪式的。

  孟子赞扬大禹“人溺己溺”的精神,是鼓励统治者爱民恤民,也含有表达同情的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但在东方传统文化里,很难找出为人道原则设立国家仪式的提法和逻辑。中国向来是重视仪式的国度,但要把“民为重”上升到仪式的高度,靠某朝某代一两个英明君主是很困难的。必须要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我们立国的根本,才有机会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5月的哀悼日设得其所。它不仅仅使逝者葬得其礼,为全国人民的悲痛提供了宣泄口,还在于几千年来首次不是因为国家的某种宏大需要而是仅仅因为自然灾害,将去世的同胞作为了国家祭祀的对象。

  这固然是本届政府以人为本的体现,但也充分说明了政府尊重和维护普通公民的利益、地位和尊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顺应这股潮流的效果,从5月19日下午全民肃穆的一刻可以很好地看出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