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巧俊:为何国外院校更重学生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09:10 江南都市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洪巧俊

  题由:有媒体报道,《湖北低分女生因乐于助人被国外大学录取》。这位女生叫张孟苏,今年高考考了445分(文科),高考结束后,她在一个招生咨询会现场的助人举动,为她赢得被新加坡一所大学录取的机会,并获20万元奖学金。(见本报今日12版)

  其实,助人为乐只是张孟苏赢得了一个面试的机会,她真正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录取的原因,却是她的综合素质。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张孟苏被新加坡老师“发现”,表面上纯属偶然,但背后蕴涵着必然: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许多学生根本不注意培养,张孟苏有这样的好习惯,才会在关键时刻赢得机会。

  应该说张孟苏是个低分高能的学生,在学校她是“活跃分子”,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长、团支书、文学社社长……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二等奖,全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在同龄人中,张孟苏是一个“强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强人”,如果按照她的高考分数,在中国被录取到一所本科院校也很难。

  假如说高考只有445分张孟苏不是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录取,而是被中国的某重点大学录取,那将是何种局面?不难想象,会引来种种猜疑和口水,甚至会说这是“践踏公平”。因为“唯分数录取”成了当今高校的唯一选择,至于“素质”,那是无法量化的标准。再联系日前争议激烈的清华同意将降60分调档录取蒋方舟,不难看出,张孟苏要进国内一本高校要比蒋方舟难多了。可以看出,如果人才的遴选只是局限于考场,必将抹杀一些高素质人才;如果继续僵化地执行唯分数论英雄的高招模式,对那些学有专长的孩子来说就不公平。

  国外院校能发现素质全面的中国学生,这并不奇怪,因为国外选取人才的综合评价法与中国不一样,人家并不完全是以分数论英雄。不要说国内的院校不能发现素质全面的学生,发现了又怎么样?像张孟苏这样低分高能学生,北大、清华敢录取吗?这就是中国的高招录取现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