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昆:中国高校能否特招张孟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09:15 信息时报

  作者:刘义昆

  不能仅仅看到新加坡的大学重视学生的素质,就简单地认为中国的大学也要采取这样的招生方式,我们还要考虑到社会诚信环境,教育廉洁等诸多因素。

  武汉市东湖中学张孟苏,今年高考考了445分(文科),在国内只能上个独立学院,却因她乐于助人而意外赢得了机遇。据《楚天都市报》7月13日报道,在武大参加一场招生咨询会时,张孟苏看到一位女老师正在拆雨篷,由于个子矮,显得分外吃力,她就走过去帮忙。这不经意的动作被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师看到了。经过面试,她被预录为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学生,并获20万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

  乐于助人当然只是一个引子,更为重要的是张孟苏具有较全面的素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全国网络英语综合技能三等奖,全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英语口语三级……对张孟苏被录取这一偶然事件,评论者们纷纷反思起来,反思中国的素质教育,反思中国的人才选拔机制。

  是啊,如果我们的大学都能不拘一格降人才,都能像新加坡的这所大学一样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国的教育可能会因此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将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这样的想法当然没有错,但是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之下,如此“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录取方式又有多大的可行性?是否会在大学招生录取中扭曲变形,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有一天清华大学的校长看到了一个叫张孟苏的女孩帮助他人,他是否会让她去面试,是否在看到张孟苏那么多的证书之后,当即决定录取她?如果假设成为现实,公众会怎么看呢?比照目前备受关注的蒋方舟被清华录取事件,这其实不难得出答案:公众只会是一片质疑之声,怀疑校长是否收受了贿赂;怀疑这样的录取方式是否伤害了教育公平……

  事实上,不论是清华校长还是国内各大高校的招办工作人员,他们应该没有如此大的“自由裁量权”。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之下,对招生人员录取权力的限制当然是必要的。事实上,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时预录的比例为120%,而这20%的淘汰比例竟然也会产生腐败。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被淘汰,学生家长们甚至会出动各级领导给学校打招呼试图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到一个名额。在一些高校,由于招生监督机制不健全,此类违规招生的现象屡屡出现。

  教育部之所以允许学校有20%的淘汰比例,其初衷当然是要更为全面地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现在这一小小的“自由裁量”空间也为招生腐败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新加坡的大学重视学生的素质,就简单地认为中国的大学也要采取这样的招生方式,我们还要考虑到社会诚信环境,教育廉洁等诸多因素。事实上,在目前中国社会诚信问题不理想、招生腐败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校方拥有太多的招生自主权,并非一件好事。

  张孟苏被新加坡的大学录取了,这是一件好事。在我看来,要让学校有更多的招生自主权,要让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蒋方舟,首要问题还是要保障教育公平。要保障教育公平,不仅要完善招生制度,改变目前大学围着权力转的现状,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教育领域失去权钱交易的土壤,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