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畅:张孟苏经历所带来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09:49 长江商报

  作者:肖畅

  因为不经意间的助人行为,张孟苏获得了一次意外的面试机会,最终被预录为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学生,并获得20 万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张孟苏是武汉东湖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她的高考成绩在国内只能上个独立学院,如今,人生际遇却发生了传奇般的变化。

  我们很难想象,帮老师拆雨棚的助人行为,能与大学招生相联系。这个举动太不起眼,按我们惯常的理解,即便有某大学老师“独具慧眼”,从这小小的细节中看到了她的内心品质,也不至于会拿招生面试说事。因为,在固定的招生程序中,人对人的发现是不起作用的,真正起作用的只是一些“书面作业”,例如考试分数、填报志愿、招生政策的解释等等。

  不可否认,有了固定的程序,招生的确能首先保证公平和效率。一个老师不足以发现一个优秀的学生,但一个规范且统一操作的招生流程中,只要分数达标了,就可以被录取,日常的行为表现则是微不足道的。遗憾的是,这样的公平、效率,只不过是建立在单一分数的简化评价体系上。张孟苏的“优秀”,偏偏不在分数上。在这样的招生程序中,她难以获得如此面试机会,不得不面对独立学院的选择。

  当然,国内的大学也会为一些偏才、怪才打开大门。我们姑且将这类人才称为“特殊人才”,是属于分数决定权暂时失效、有特殊通道予以护航的一类。摆在我们眼前的例子是,“少年天才作家”蒋方舟获得了进入清华的机会。类似的例子还有更多,不独智力上的“特殊人才”,也包括体育上的等等。可是,对于“特殊人才”的“特事特办”,往往又是灵光一现,是在新的标准缺失的情况下完成“不拘一格”的尝试,而非“特殊通道”有多么常态的设置。况且,“特殊人才”,往往和社会名声有着牵扯不清的关系,张孟苏大概也不能算在此列。

  就国内大学而言,有望吸收张孟苏这类非分数意义上的优秀学生,可靠的渠道似乎不多。即便有了自主招生,依然要以高考分数为基础,自主招生实为“分数打折”,并非破除分数的一元决定权。以此审视张孟苏的传奇经历,她的成功预录,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新加坡大学招生的标准多元化、渠道多样化。而在偶然的情境下,张孟苏得到了面试机会,获得了新的机会,在我们眼中还带着一些传奇色彩。

  一个老师的偶然发现,或许太过人情化,但很显然的是,张孟苏得到预录,并非单单靠着助人的表现,更重要的原因是:她那高考之外的成绩能获得认同。面试的基础,仍是既有的评价体系和固有的招生程序。张孟苏的成功,得归功于优秀的面试,归功于日常生活、学习中积累的点滴成绩。当面临新的评价体系,她分数之外的优秀得以呈现,得以承认。

  评价体系的规范,并非就是一元的标准在先;招生程序的规范,并非就是靠着统一的模式。张孟苏所获得的机会,实则为一种新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能分散分数的权威,能惠及学生德智体的各个方面,老师当然能够去充当伯乐的角色,不放过一个学生的偶然表现。

  我们也用不着对比两种不同的招生模式,唯有的启发是:给学生多一点机会总是好事,这种机会的给予有多大程度的自主,高考分数的权威就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打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