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张孟苏,你的运气为啥这么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10:17 钱江晚报

  作者:叶祝颐

  编者的话:武汉市东湖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张孟苏,今年高考分数考了445分(文科),在国内只能上个独立学院。在武汉大学参加一场招生咨询会时,张孟苏看到西南大学的一位女老师正在拆雨篷,她就走过去帮了忙。这个不经意的动作,被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师看到了。经过面试,当即决定预录她为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学生,并给她提供4年20万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7月13日《楚天都市报》)。

  与张孟苏相类似,清华大学不久前降分录取了少年作家蒋方舟,被人质疑有违“教育公平”。张孟苏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高考制度、人才标准、素质教育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张孟苏与蒋方舟,谁更幸运?

  张孟苏无疑是幸运的。据了解,在半个多小时的面试时间里,张孟苏时而用英语口语,时而用普通话,向5名面试考官推销自己。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全国网络英语综合技能三等奖,全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英语口语三级……张孟苏凭借全面的综合素质折服了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的老师。可以这样说,如果张孟苏没有乐于助人的举动,就没有新加坡老师给予的面试机会,如果张孟苏没有过硬的综合素质,招生老师也不会当场拍板预录她,并给予她20万元奖学金。

  张孟苏无疑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还缺乏复制张孟苏传奇经历的制度土壤与舆论氛围。最近,公众舆论还在对清华大学决定降分录取少女作家蒋方舟争论不休。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少年作家尚且饱受舆论质疑,如果让国内某某大学仅凭乐于助人,综合素质全面,就录取一名只考了445分的考生,人们的质疑声可能会更大。还有人会认为,这样会挤占其他考生的升学空间。

  目前,“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仍然是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平竞争规则。这种“一刀切”的招生模式固然容易扼杀特殊人才,但是这个模式给予权力寻租的空间比较小。如果大学招生自主权过大,相关制度建设没有同步跟进,自主招生权很可能成为某些人权力寻租,权力变现的工具。

  因此,笔者认为,透过素质全面的低分考生被新加坡大学预录的传奇经历,我们一方面要反思当前“以分数论英雄”的招生体制,逐步放开高校自主招生权利,让更多素质全面,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招生程序放到阳光下来,确保招生程序透明,公正。如果自主招生诚信被社会逐步认可,不仅公众对类似清华大学降分录取少女作家的质疑声要小得多,而且新加坡学校录取素质全面、品质优秀低分考生也不会成为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