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桦:如何终结低分女生张孟苏式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5日07:49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椿桦

  武汉“低分女生”张孟苏被国外大学破格录取的经历,成了许多人用来反思国内教育制度的鲜活事例。国内培养的学生,被国外高校当宝一样对待,国人不以为荣、反以为耻,如果老外知道了,估计想不通。

  媒体称张孟苏的经历是一个传奇。据报道,张孟苏高考只考了445分(文科),在国内只能上个独立学院。但一次高招咨询会改变了她的命运:当时天下暴雨,西南大学一位女老师在拆雨篷,因个子矮而显得吃力,张孟苏过去帮忙,正巧被一位新加坡的老师看到,她因此获得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约谈的机会,最终以出色表现被该校预录,并获得20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

  上述情节中的幸运元素无处不在,仿佛那个捡扫帚的职场故事:所有求职者都对扔在地上的扫帚视而不见,唯有一人将其捡起放回原位,因此被录取。故事有点哄人的味道,但张孟苏的偶然却存在必然因素——如果面谈时,她没有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全国网络英语综合技能三等奖、全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等佳绩,如果新加坡高校不具备职场招聘那样的自主权力,张孟苏照样会被埋没。

  尽管新加坡高校的特招事件使国人进一步对国内教育感到自卑,但由于张孟苏的鲜明幸运特征,许多人坚持认为这样的孤例并不具备可复制性,机会可遇不可求啊,以偶然事件来指责中国教育之弊,似乎不够说服力。我则认为,张孟苏只是中国的传奇,而不是新加坡或其他什么国家的传奇。要知道,新加坡这些国家的李孟苏或王孟苏们除了帮人拆雨篷,还有其他途径脱颖而出。而中国教育之所以有反思的紧迫性,正在于张孟苏在本国是一个幸运儿——中国“高能低分”的学生们实在太缺乏脱颖而出的路径了,中彩票式的狂喜既不适合脆弱的范进,也不适合意志坚强的现代考生。同学们的确模仿不了张孟苏的传奇,所以只能寄望于中国教育模仿一点先进的选才理念。

  如果高校与高校之间权力平等,张孟苏按理应被西南大学录取。但那位女老师显然没有这个权限,我国高校的招生人员是名不副实的,招生人员的实际职责只是派传单、当传声筒,校长同样没有法定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权限。清华大学准备破格录取少女作家蒋方舟,就遭遇质疑声一片。与新加坡高校一样都是特招,但国人赞美新加坡,却怀疑国内高校有违教育公平、有名人情结,甚至有权钱交易可能。

  国外素质教育政策的确令我们眼红,为什么我国教育的决策者不愿赋予高校们完全的自主招生权力?这主要不是决策者的错,而是决策者对我们的反腐倡廉制度信心不足。这很有一种害怕刀子伤人而严格限制刀子使用的味道。目前高校被赋予的自主招生权力实在太小,并且仅限于几十所高校使用,而众高校又只愿意自主招录知名中学的考生。我们的教育,似乎非常热衷于干锦上添花的事情,教育不公就这样被越拉越大。

  我国的国情是否真的如某些人所言,并不适合全面搞素质教育?我认为恰恰相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限,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为不为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担心放开高校自主招生权会让一些批条子、送票子者闻风而动,就妥协了。要是那样的话,我们的廉洁制度永远也健全不起来,“高能低分”的考生永无出头之日,张孟苏式的传奇,也将永远是一个传奇,并在中国教育史上成为不光彩的一笔。

  (作者椿桦,媒体评论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