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清:《赤壁》之后中国式商业大片出路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0日07:49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于德清

  大片西去,浪淘尽,中国电影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香港吴郎赤壁……到现在,我们不能不直面《赤壁》的艺术性评价与票房之间的巨大差距。尽管,舆论尤其是中国的媒体对《赤壁》恶评如潮,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刷新一项项华语商业大片的票房新纪录。

  这幕吊诡之景,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此前,这样的场面曾一再于《无极》等大片之后出现。我们不能不承认决定一部电影票房是否成功的,并不仅仅是影片本身,其背后有诸多元素。也就是说导演固然重要,但是,投资人是否精通消费心理学和传播学则更加重要。这就是,我们讨论《赤壁》的前提,是当代中国电影产业的现实生态。这样,也将有助于我们分清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也就是说,《赤壁》的艺术价值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前途是两码事。批评《赤壁》并非唱衰中国的商业大片,而客观地说,《赤壁》作为中国第一部好莱坞式的商业大片,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包括《赤壁》的失败之处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宝贵财富。

  就投资来说,《赤壁》堪称中国第一部准好莱坞级的商业大片。《赤壁》号称耗资8500万美元,人民币近6亿元。这相当于2.83部《英雄》、2.42部《无极》、7.5部《集结号》、2部《投名状》。而此前上映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的制作投入是1.3亿美元,全球宣传推广成本则是1.5亿美元,总共约2.8亿美元。但是,如果按照通行的人民币对美元2:1的购买力平价来计算,《赤壁》的投入当在3亿美元左右,与《功夫熊猫》旗鼓相当。尽管《赤壁》存在国内与国外版本的不同,但是总体来说,这已经是一部世界级的大制作,是中国的超级大片也当之无愧。

  而对于中国电影业来说,如此一笔巨大投资的管理与运作都是史无前例的考验。在此,吴宇森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在《赤壁》的拍摄过程中,尽管存着诸多环节的不协调与水土不服,他仍然是把好莱坞式的投资与管理模式、流程引入到了中国。拍摄《赤壁》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中国电影产业最重要的角色———投资人的一次深刻的再教育。显然,这是中国电影业必须要补的一课。不管这部电影是《赤壁》还是其他,这一课早晚要补。中国电影要想征服西方的电影院,先把西方电影的商业模式吃透是必要前提。

  《赤壁》对中国电影产业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对中国电影制造产业的锻炼与培育。《赤壁》可以自豪地打上“中国制造”的标签。相信看过电影的人,尽管对剧情与台词不满意,但是,对其中的大场面与电脑特效不会有太多意见。可以说,《赤壁》也向世界电影业展示了中国电影制造业的实力。实际上,现在中国的电影产业已经开始承接好莱坞的制作订单,而《赤壁》的全球公映无疑将起到绝佳的宣传效果。《赤壁》不但让诸多相关企业获利,并且也给他们一个在世界上宣传推广的机遇。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基础。虽然,《赤壁》之后中国商业大片的未来仍不清晰,但是,中国电影制造业成为世界电影制造工厂的前景则豁然开朗。

  然而,这并不能掩饰《赤壁》所暴露出来的中国电影产业的痼疾。《赤壁》仍然没有超出空洞叙事与暴力加美学的路线。吴宇森所提供的团结与和平的核心价值观,与三国这段历史相比,不似举重若轻,反倒像举轻若重。而国际化以及国际票房的诱惑,最终让影片给人一种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怪异感觉。《赤壁》也是中国导演邯郸学步式失语症的总爆发。这充分表明了,当代中国电影业驾驭史诗类大题材能力的欠缺,以及思想的苍白。

  西方大片能够在中国卖座本身就足以证明,电影票房并非不能跨越东西方叙事的鸿沟。好莱坞可以把《功夫熊猫》拍得很中国,也很成功,的确是当代中国电影的尴尬。其实最尴尬之处还在于,《功夫熊猫》所体现出的对中国文化灵魂的深入理解。这与我们的一些天天想着颠覆历史的大导演们的浅薄与狂妄是何其不同。这就是一种做人和思想境界的差异,靠金钱是摆不平的。

  所以,《赤壁》或许是失败的中国史诗类商业大片的终结之作。无论其票房如何,如此人力与物力的投入不可复制并很难以超越,其实质性问题也难以克服。未来,在新兴的电影制造产业的物质基础之上,寻求新的突破和转型已经是必然选择。

  (文/于德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