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华华:从建筑老板改行养猪反思楼市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2日07:18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宣华华

  去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开发商屡屡拖欠工程款,重庆市四个建筑老板合伙办起了养猪场。目前,他们的商品猪产业养殖基地累计投资已达7500万元,占地290亩,日存栏13950多头商品猪,年出栏商品猪约十万头。(《重庆晚报》7月21日)

  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以来,其相关的产业链不断出现裂痕,中介公司倒闭、“地王”流拍、炒家断供……拨开云雾,我们终于可以看清一些趋势:房价已经出现回调迹象。如今,大开发商们还在摆出“猪坚强”的姿态,而重庆市这四位建筑老板则已改行养猪。“建筑老板改行养猪”的新闻,再次表明了房地产业内存在的某种分歧,也为重新反思楼市泡沫打开了另一条通道。

  长久以来,对于楼市泡沫的深层危害,许多民众的认识并不清晰,只是将矛头对准“买不起房”。其实,炽热的房价加剧了开发商的狂热,并促使后者将房地产业打造成为一个“经济黑洞”———土地、资金、原料、人才等等经济资源,都加速向这个“经济黑洞”深处坠落,从而把整个社会推入一个危险的陷阱。最终在某个时点,房地产泡沫自行崩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将让整个社会很长时期都缓不过气来。

  单从资金来看,央行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截至3月末,全国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9.4万亿元,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5.01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8万亿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3.13万亿元。这意味着,一个房地产业就吸纳了商业银行17%的信贷资金,17%绝不是一个小数字。而这还只是房地产业所吸纳资金的一部分。透过近年来查处的一批非法集资案、社保案来看,房地产业显然还吸纳了大量的其他社会资金,早已构成了可怕的“资金黑洞”。

  很显然,就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而言,资金的总量显然有限,投向房地产业的多了,投向其他产业自然就少了。因而,楼市泡沫越大,房地产业吸纳资金越多,对其他领域的“挤出效应”越强烈,从而制约其他领域的发展。今年以来,浙江、广东一些地方的制造企业资金链断裂事件频发,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将生产资金转向了房地产,由于遭遇紧缩货币政策而导致资金紧张,最终导致资金链条的难以为继———楼市泡沫对制造业的牵制,我们由此就不难察觉。

  眼下,透过“建筑老板改行养猪”的新闻,我们或许无法判断出楼市泡沫与猪肉价格高企之间存在联系,然而我们却能够得出另一个结论:宏观调控挤压楼市泡沫,已经为重庆的生猪饲养业增加了一笔资金投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猪肉供应能力,也许还部分缓解了区域猪肉价格上涨问题。这就意味着,至少对于当地消费者来说,挤压楼市泡沫给他们带来了一个间接的好处———市场上的猪肉多了,也许还便宜了。

  事实上,对明显过热的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调,其目标既是为了让房价回落到合理水平,更是为了解决深层次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引导各类市场资源流出房地产行业,投向更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其他领域。如若看不清这一层,我们就无法研判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结束点,错误地只将房价下降与宏观调控挂钩,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最近,一些大开发商频频公开呼吁“救市”,就是在拿房价下降误导舆论。幸运的是,重庆这四位改行养猪的建筑老板,适时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值得我们从中玩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