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耕身:堰塞湖不可拖 言塞湖亦急迫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3日07:51 新京报
作者:杨耕身 从“堰塞湖”到“言塞湖”,一字之变,却大有深意。民意如水,只有当每一种正当的民意都能得到有效的表达,每一种权利的诉求都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如水的民意就不会被堵塞,更不会冲决泛滥,危及社会健康。 在日前结束的广东省第七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结业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谈到要提高民主执政的能力时指出,要把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充分尊重并畅通民意,决不能堵塞民意,形成“言塞湖”;善于发挥民主的作用,不断完善和扩大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自觉养成民主的政治习惯,善于倾听和包容,以民主的作风来团结人。(7月20日《南方日报》) 汪洋对民主执政的认识令人感佩,他有关“言塞湖”的贴切比喻让人深思。“言塞湖”显然由地震中的“堰塞湖”谐音并延展而来。汶川大地震,让我们见识了堰塞湖的形成,以及它所产生的危害。由于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影响,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而且,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可以说,堰塞湖的存在,正如江河倒悬,是除了灾难本身之外,另一把悬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之上的利剑。 从“堰塞湖”到“言塞湖”,一字之变,却大有深意存焉。民意如水。如果说堰塞湖的形成是由于河谷、河床遭到意外堵截,以致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那么“言塞湖”同样是由于民意的水流遭到堵塞而成。一个“言塞湖”就是一个公共政治及社会生活当中的堰塞湖,一旦发生决口,其破坏力同样不可低估。因此,我们也需要像汶川震后对待堰塞湖一样的科学、审慎以及紧迫感,来对待一些“言塞湖”迹象。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一句古老的治国格言。多少历史的教训表明,如水之民意,宜疏不宜堵。那么如何疏通并解决“言塞湖”现象?如汪洋所说,就要把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事实上,在一个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使民意诉求得到正向的回应。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尊重民意是达成善治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只有在一种民主执政的前提之下,民意的水流才可能是通畅而平静的,才不会出现“言塞湖”现象。这不仅像汪洋所指出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民主为价值追求,养成民主的政治习惯,更需要有精心完备的制度设计,建立起通畅的民意表达渠道,以确保“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有当每一种正当的民意都能得到有效的表达,每一种权利的诉求都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如水的民意就不会被堵塞,更不会冲决泛滥,危及社会健康。 □杨耕身(湖南 媒体从业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