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卡拉季奇被捕是不是正义的胜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4日07:54 新京报

  作者:俞飞

  卡拉季奇被捕,巴尔干半岛十余年前的痛苦记忆,再度浮出历史水面。由于加害者人数众多,无法将所有的作恶者绳之以法,所以对大规模侵犯人权现象的选择性惩罚的批评不绝于耳。

  塞尔维亚政府和司法部门证实,经过了13年的逃亡之后,被荷兰海牙国际法庭通缉的前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被逮捕。法庭指控卡拉季奇涉嫌犯有种族清洗和反人类两项罪行。(7月23日《新京报》)消息传来,巴尔干半岛十余年前的痛苦记忆,再度浮出历史水面。

  曾记否,前南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在海牙受审,轰动一时,前南法庭的动向受到国际媒体的广泛重视,但是米氏突然死亡,似乎显示法庭政治化不可避免,也导致前南地区不同民族意见分歧严重。对前南法庭的公正性与独立性,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部分民众认为审判纯属政治迫害,无非美国和北约对其死敌的法律惩罚,十足的法庭闹剧而已。

  由于加害者人数众多,无法将所有的作恶者绳之以法,所以对大规模侵犯人权现象的选择性惩罚的批评不绝于耳:只惩罚个别被告人并不公平,除非所有罪犯全部接受审判,否则就不应举行审判,检察官的起诉自由裁量权遭到强烈批判。

  就法言法,一方面,违反法律平等待遇的选择性惩罚确实并不公平,特别是只起诉低级官员,而高级官员逍遥法外的政策必须加以根本改变。另一方面,由于转型期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短缺,选择性惩罚似乎在所难免。此外,如果罪名成立,任何加害人都无权因其他加害人未受惩罚而逃脱法律制裁。司法的逻辑就在于接受审判是加害人的义务,司法机关的平等对待只是他的消极权利,而非积极权利。

  至于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刑事法庭,作为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之后国际刑事司法的新进展,国际法学界和人权组织曾寄予厚望。事实证明人们的希望过于乐观,其效果差强人意。种种意料之外的挑战与困难,使其一度步履艰难,也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未来投上阴影。

  回顾冷战期间,的确从未有侵犯人权的国家领导人接受审判。所以,联合国前南和卢旺达刑事法庭在这方面的作为,也为国际刑事法院的运作开启了新的进程。今年以来柬埔寨红色高棉审判,秘鲁对前总统藤森的审判,与前不久苏丹总统被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起诉,后冲突时代的刑事审判大潮风起云涌。

  这一系列的刑事审判,动见观瞻,举世瞩目。究竟是胜利者的正义还是正义的胜利,依旧言人人殊,短期内难有定论。是否如六十年前纽伦堡大审判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历史价值与重要性有待观察。而对于政治转型期的审判,能否顺应历史潮流,相信历史会做出更为公正的评判。

  □俞飞(中国政法大学教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