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灵山:对外国客人八不问并非绝对真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6日07:43  新京报

  作者:灵山

  “奥运与我们”之一

  曾有个外国朋友,有一次我们聊起跨文化交流的问题时,他对我说日常和中国同事打交道时,感受最深的就是在互相交往还不深入时,经常会被问起一些很私人的问题。他说中国人好像对公共性话题和私人性话题的区分不是特别敏感。这虽然是他个人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小事,反映的却是跨文化交流中的大问题。

  最近,北京东城区社区里纷纷挂上“八不问”礼仪牌,提醒居民和外宾交谈时,要留意自己的语言,不可涉及很私人的话题。这样做的理由是,中国人聊天找话题的方式不符合外国人的文化心理,提出这“八不问”,可以规避文化冲突和误解。细看这“八不问”,履历出身、收入支出、家庭财产、年龄婚否、健康、家庭住址、政见信仰、私人情感等,的确都是很个人的问题。这说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震荡,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进入了社会的草根阶层。

  从无意识的口无遮拦和“包打听”,到有意识的规避,居委会发起礼仪培训班活动,何尝不是社会进一步走向开放和文明的表现?不过高兴之余,我又有担心。这样的“八不问”如果被奉为涉外交往的“铁律”,会不会限制、僵化普通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交往呢?

  正巧,笔者最近刚和一个外国朋友在一个比较随意的场合认识,因为这“八不问”,让我重新想起我们的交流过程。对方的胡子头发皆白,我们经过别人介绍以后,开始攀谈起来。他首先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我从他说的话中了解到,他曾在多个国家生活工作过,其中有一个国家我也曾工作过,就接上话茬,简单聊了聊我自己的那段生活工作经历。

  一看语言没障碍,我们交流的话题天马行空起来。短短半小时过去,我们两个年纪看起来相差很大,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彼此的工作经历有了大概了解。我们交谈的内容涉及个人履历,这是一个看似禁忌的话题,但在双方的默认下,禁忌不再是禁忌,而成为彼此了解对方的路径。显然,这样的沟通建立在隐含的共识之上,即我们可以谈这个看似私人的问题,只要彼此接受就可。

  怎么理解这个处于隐含状态下的共识呢?彼此互相接受的状态非常关键。只要对方认可,大可把这些禁忌放在一边,进入无障碍沟通的境界。要打破沟通的各种禁忌,先要做善于聆听的人,这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和文化差异并无太大关系。在跨文化交流中,善于聆听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是打开沟通禁忌的基石。

  不知在东城区的社区里,当地居委会给居民上礼仪课时,是简单地让居民们牢记这“八不问”,还是告诉他们,这仅是最初级的交流注意事项,只是进入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敲门砖。毕竟,人才是一切文化活生生的载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其实并非人与人交流的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善于聆听来自外面世界的、和自己不同的声音。听懂了,听明白了,才能达至双方都能接受的沟通共识,而一旦达成这样的共识,还有什么不能问不能说的?

  □灵山(北京 编辑)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