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冯海宁:以开放姿态迎接奥运口罩代表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07:42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冯海宁

  继美国奥委会向美国代表团发放口罩后,有报道说日本奥运代表团也要携带500个口罩来京,以防备北京受污染的空气。但绿色和平组织官员表示,北京已几乎达到申奥时所做出的所有环保承诺。(7月30日《环球时报》)

  对于个别国家奥运代表团要携带口罩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消息,听了的确让人不爽,多数网友对此持批评和反对意见,或认为是闹剧,或认为是偏见,或对此嘲笑。但笔者以为,既不必惊诧也不必批评“奥运口罩代表团”,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东道主,我们应以“来的都是客”的宽容姿态,迎接不同肤色不同表现的各国代表。

  北京的空气质量目前到底怎么样?最能感同身受的应该是这个城市的市民,最具说服力的应该是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以及中立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官员的现身说法。除此之外,任何人对北京空气质量的说法都是谣言,或者是猜测,缺乏事实依据。

  对于“奥运口罩代表团”,笔者之所以认为公众少些批评,以开放姿态来迎接,既是基于东道主的特殊身份,也是基于我们对于“北京的空气再次成为西方媒体攻击中国的借口”的理性认识,更是基于我们对于北京空气质量的自信。

  为改善北京空气质量,从政府、各行各业到普通公民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据报道,政府截至目前已完成13个阶段、200多项的治理任务,总投资达1200多亿元人民币。北京以及周边城市纷纷关闭、停产污染企业。奥运期间,每天约有一半以上的车辆被限行,民众为此克服了诸多困难。既然我们是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参与者、见证者,我们就应该自信。如果说,我们参与的只是过程,那就看看结果吧:北京空气质量改善的相关数据以及罗格先生等人的说法,就是最生动的注解。

  因为自信,所以我们不应怕任何谣言,既不必担心会出现“口罩代表团”,也不必担心“面具代表团”(据称,美国奥委会已将秘密研发的高科技面具分发给其600多名参赛运动员)。反之,如果我们过多的批评“奥运口罩代表团”,就容易陷入某些西方媒体设计的陷阱。比如,《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就称:如果运动员戴上这个东西(指的是面具),将可能触怒东道主中国。因此,我们要避免某些西方媒体看我们如何生气———显然生气的样子是最不好看的———少给某些西方媒体炒作中国问题赚眼球的题材。

  其实,让我们更加自信的是,这是一届开放的奥运会。媒体采访自由、境外报刊入境、允许示威游行等事实已经表明中国的开放姿态。既然对媒体都能如此开放,那么,我们更能以开放的姿态包容各种怪异的奥运代表团,只要这些怪异行为在奥运宪章允许的范围之内。笔者以为,让“奥运口罩代表团”成员亲眼见证北京空气质量,用事实来说服他们,比我们帮他们“摘”口罩更有效。

  如何看待“奥运口罩代表团”,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有这样一段妙论:“没有必要考虑戴口罩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戴口罩,那就是给你的行囊当中多增加了一点分量,我想它是用不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举办奥运会也不例外。它既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同时也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不足上。对我们而言,关注点不在“奥运口罩代表团”身上,因为我们了解事实,很自信。真正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平常我们没有注意到,而被国外记者、外国代表注意到的不足之处。因此,我们要习惯于挑剔的眼光。其实,我们也需要关注的是,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是否能够不打折扣一直延续下去。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聚焦奥运

更多关于 奥运 口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