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蔡永飞
专业的行政管理专家、政治家固然是重要的,但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只是人群的一部分,他们并不拥有垄断“正确”并裁断他人谁正确谁错误的权力。也许他们可以讲出很深刻的道理,也可以影响人们的认识,但他们代替不了每一个社会成员自己的感受。
7月2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民意不是永远正确》的评论文章,认为由于大部分民众未必具备分析某些社会问题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民意对于如何达成相关愿望的看法和要求未必正确,它应该被倾听和重视,但不应该轻易被满足。对这样的看法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民意没有对错之分。
尽管文章强调“没有瞧不起普通民众的意思”,但实际上却有此意思。文章说,“每个人因为教育和职业的关系各有其专长,治理国家同样需要专长”,这难道不是瞧不起普通民众吗?其实,作者应该这样表达:社会需要分工,政治工作也是一种分工,不可能所有人都适合做政治工作。但是,人们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不从事政治工作就不懂政治、不能参与政治生活。至少从理论上说,人们因为需要实现自身利益才建立国家,如何运行国家以实现自身利益也应当是人们自己的选择。虽然从学理上说,人们对社会政治规律的认识有深刻和肤浅之别,但作为政治观点,即使一个人的看法在别人看来是肤浅的,也应当因为那是他的权利、那样可能最符合他的利益而受到尊重。作为决策的基础,任何民意都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对于投票的结果而言,专家“深刻”的见解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最终被普遍接受的即使是“肤浅”的,也是重要的。即使在某些专家看来是错误的认识,只要它能够成为普遍的民意,就应当并且必须成为决策,这是政治应有的逻辑。
事实上,像这篇文章所强调的“正确”,最终必将成为专制的理由。专业的行政管理专家、政治家固然是重要的,但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只是人群的一部分,他们并不拥有垄断“正确”并裁断他人谁正确谁错误的权力。也许他们可以讲出很深刻的道理,也可以通过宣传鼓动来影响人们的认识,但他们代替不了每一个社会成员自己的感受。如果赋予他们裁决“正确”的权力,广大的非专家、普通社会成员就会被排斥,专家们就会走向寡头和专制。人们在强调科学决策的时候,绝不能以此排斥民主决策,科学只能是民主决策的重要依据,专家只能是人民治国的助手,而不能替代人民自身。
这篇文章认为“解决社会问题与治疗疾病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社会和人体一样复杂,而对专业要求更高”,言下之意我们只要把社会交给专业的学者和政治家就像把病体交给医生一样。其实,治病和解决社会问题是非常不同的,治病很大程度上只需要科学,而解决社会问题则不仅需要科学,更需要民主。即使是治病,我们也需要选择医生,而不能什么都听医生的,更不能只听某个医生的。
文章说,“在当今中国,一些特殊利益集团巧妙假借‘民意’力量,损害市场自由竞争秩序以牟取不正当私利的成功例子比比皆是。”可是,人们又怎样分辨哪些专家不是这种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呢?文章说目前“掌握政策制定权的专业人士,不是滥竽充数的庸医,就是更加可恨的牟利者”,其实,把一部分不同利益的代表者说成的“滥竽充数的庸医”,这是要以专业的名义否定人家的话语权;而把另一部分人说成是“可恨的牟利者”则是以道德的名义否定人家的话语权。
文章把自己置于道德和专业的制高点上,似乎文章作者就是最应该拥有话语权、有资格点评什么民意正确或者错误的专业人士,是置身特殊利益之外的客观评判者。事实上,社会的发展已经使话语权越来越为各种各样的专家所瓜分,而这些人,有不少才是真正利益群体的代表。这样的精英发言,还不如普通民众。当然,文章说别人“滥竽充数”和“可恨”,不只是显得作者有一些壮志未酬的牢骚或者某种程度的嫉妒,作为一种“民意”,本身也凸显了现阶段话语权作为社会资源在配置上的不合理,民意表达得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