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庆安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将有80多位外国政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也是在昨天,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的夫人哈雅公主,以及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抵京。随着这些国际贵宾的到来,第29届奥运会的迎外工作自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于超过80名国家元首、贵宾将会出席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使得本届奥运会在外交层级上是空前的。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参与下,北京奥运会的外交工作会得到世界的瞩目。对中国来说,如此众多的外国政要云集,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如何把握,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必须承认的是,大量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国家元首和贵宾的到来,对于中国的对外关系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这种领导人出席活动的规模,不亚于APEC或者是G8峰会。虽然从议程设置来说,主题并非政治性,也没有其他国际会议那么集中的话题,但奥运会使得中国外交有了一个充分的、大规模的媒介事件历练。而奥运会的全球媒体关注度,更是超越了任何政治会议本身。
然而更有必要认识到,80多位贵宾的外交活动,绝不仅仅是面对中国的单向度活动。尽管他们中间有很多人与中国领导人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关系,但是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哪怕是短短的开幕式上,各国嘉宾彼此之间的互动,也应当成为奥运外交的一个精彩镜头。因为这样规模的奥运盛事,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公共外交平台。对于各国的外交活动来说,有时候非正式的接触能够更为方便、快捷地实现一些外交上的突破。而在国际场合,由于媒体的关注和各国的政治尺度所在,也由于各国领导人的繁忙日程安排,这样的非正式接触机会是很难得的。
各国贵宾出席奥运会,一则体现了他们对奥运精神的认同,二来也体现了对奥运会主办国的支持。我们万不可将它视为“万邦来朝”,它也不是一场简单的高层政治秀。贵宾来参加奥运会,和普通人参加奥运会,从奥运精神的角度来说,是平等的。只不过因为职务关系,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场合发展国与国关系,因而更加引发媒体的关注而已。
对我们来说,奥运会的承办实际上是在搭建一个更好的体育平台,让更多的运动健儿在这个平台上赛出最好成绩,展现人类突破自然极限的决心。而奥运会开幕式所形成的奥运外交,实际上也是为这些元首和嘉宾们提供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个观察中国的平台、甚至是提供一个为本国运动员加油的平台。据了解,部分国家的元首就将在开幕式之后留下来,继续观看本国运动员参与的某些赛事。
另一方面,奥运会也是多种文明,也是各国多边外交的机会,是所有来宾的机会。因此,我们提供安全、开放的平台,就是对嘉宾的最好接待。其实某些时候,国家元首参与一种国际活动,从根本上说,既有象征意义,也有实质性的交流意义。嘉宾们在奥运会平台上的言行举止,反映了奥运会多元开放的程度。他们或许还会有更多与东道国之外国家的交流,这些成果,其实也是奥运会的成果。而主办国对于各国交流的鼓励机制,则是检验奥运会成功的一个指标。
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是建立在充分的信任和深入的交流基础上的。而奥林匹克精神本身,也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和平友谊的意志基础。作为主办国,中国既然有意愿邀请这么多国家的嘉宾,就能够有宽容的意志,搭建一个奥运外交的平台;而各国元首能够来到北京,也不仅仅是为支持北京奥运会,更是为了支持一个更加开放、平等对话的世界。这一点从来就没有变化过。
奥运会是一个纯粹的体育比赛,但通过奥运会所搭建的对话平台并不是单纯的体育平台。体育是可以超越种族、制度以至文化的,可以连接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的友谊。因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信任和友谊,才是国与国之间友好、合作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或许能够更加清楚自己的待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