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宋金波:先搞清文化家底再批评BBC的西游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1日11:57  长江商报

  作者:宋金波

  BBC 的2 分钟奥运宣传片,用孙悟空做主角,中间加了不少中国元素。我看了,觉得很不错——当然,与它是BBC拍的无关。但也有人看了很不爽,不爽指数还很高。(7 月31日《深圳商报》)

  不爽的原因,一是内容与《西游记》不合,纯属“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无知与臆想之作,我对他们的热爱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二是这表现出文化传播上的不对等:“中国人大都知道哈利·波特,知道指环王,知道白雪公主和朱丽叶,可又有多少西方人知道大闹天宫,知道女娲补天,知道曹雪芹?”

  为我们的文化遗产“版权”如此操心的同志,估计不会是绝对多数,但也不是个别。我非常能理解他们敝帚自珍的心态。但他们也许因为盯得太紧以致视力疲劳,得出了悲观或者是矛盾的判断。假如知道《西游记》、孙悟空的西方人真的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么BBC 请这猢狲做嘉宾无异于自毁长城,除非他们单纯地想传播中国文化。

  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家底究竟搞得多清楚还不好说。就拿《西游记》来说吧。

  自从央视《西游记》出台,它就成了标准样式。而这部标准《西游记》,主要是给少年儿童看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读完了原著,又有多少人读了李卓吾评点的《西游记》。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吴承恩当初写这部书,不是为了给青少年当课外读物的,其中语有深意处极多,风趣也不全在插科打诨。可在电视版《西游记》中,十未余一,删成了洁本,尚美其名曰:弃其糟粕。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方面,也俯拾即是。这还不过是浪费,还有错位的、糟践的。比如传统京剧是“ 我们的”,“ 样板戏”也是“ 我们的”;曲子词是“ 我们的”,大合唱也是“ 我们的”;“四大发明”是“我们的”,“公祭”也是“我们的”……自己的东西,自己尚且未必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先讲起血统论来了,“敝帚自珍”之至。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来没听说英国人为别人隔三岔五翻拍《哈姆雷特》,抱怨玷污了莎翁作品纯洁性的。我觉得,这种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我们未必“很了解”。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