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记:开放的中国何必在乎摸心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8:30  重庆时报

  作者:李记

  北京奥运开幕在即,开放的中国,如何让世界聆听心跳的律动,我们翘首以盼。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植根于西方文明,开放的中国,如何用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哲学智慧诠释奥林匹克文化,并在这样的诠释中,让关注奥运的世界,聆听到自己变化发展中心跳的律动,这将随着奥运的精彩呈现,逐步推演和展现出来。而毋庸置疑的是,这样的推演和展现,体现在奥运筹备和进行中的每个细节里,更通过我们东道主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来。

  如今,这样的一个细节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据8月5日《信息时报》报道,近日,网上流传一个帖子,称中国运动员不该在升旗仪式上行“摸心礼”,模仿美国人行“摸心礼”既有损于国家和民族尊严,又不符合《国旗法》的规定。帖子还建议,中国运动健儿应该“个个都能挺起胸膛,气宇轩昂地向全世界展示你们的风采”。也有网友反驳称这是小题大做。

  按照发帖者的解读,疑似舶来的“摸心礼”,既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无法承接,又和我国国歌节奏不协调,实为拙劣的模仿。而《国旗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唱国歌。显然,《国旗法》中并没有涉及“升国旗时,手放在哪儿”这个问题。发帖者如此解读的目的,明显是试图将这样的行为进行彻底的摈弃,使那些即便习惯于行“摸心礼”的运动员,也只能对“摸心礼”敬而远之。

  我们如此关注奏国歌时部分运动员行“摸心礼”这个细节,说明普通公众对奥运会每一个细节的关注,都已到了苛求的地步。如此热烈关注并试图规范细节行为的心态,让我们看到了普通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强烈信念和信心,这值得褒扬。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此封杀“摸心礼”的做法,显然和“和平、友爱、宽容”,“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相背离。以如此敏感的民族文化心态解读“摸心礼”,显然无益于我们开放、包容民族心态的养成。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阐释奥林匹克精神内涵时认为,奥林匹克精神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按照这样的阐释思路,我们不妨这样说:疑似舶来的“摸心礼”,虽不是以民族文化的姿态展示东方文明神韵,但它仍可视为行礼者对民族表达热爱的方式,仍可视为行礼者表达“祖国在我心中”的方法。

  分析之下不难发现,在举办奥运的过程中,挽救传统文化式微和让世界聆听我们心跳律动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升国旗时行“摸心礼”,并非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和亵渎,未必不能将其解释为一种接纳和包容世界多元文明的行动。原因很简单,我们将行“摸心礼”赋予属于自己的新内涵为我所用,不正是文化自信的最好彰显吗?即便民意不赞成将“摸心礼”作为我们运动员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那么,在属于我们的行为准则还没制定出来之前,为何不能容许“摸心礼”的存在呢?况且,是否能行“摸心礼”问题的提出,不正为我们制定属于自己的“摸心礼”创造契机了吗?

  一个思想多元的社会,应该容许“摸心礼”的存在;一个海纳百川的文明,应该从不足和缺憾中及时汲取力量,为我所用;而开放的中国,也必定拥有以传统文化诠释奥运精神的能力与魄力,用“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让世界聆听到我们真实的心跳律动。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