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志疆
很希望《国旗法》能做出相应的细节补充,规范这一神圣时刻的肢体语言。如此,既可以避免“不知道手往哪儿放”的尴尬,也可以更大程度地维护国旗的尊严。
近日,网上流传一个帖子,称中国运动员不该在升旗仪式上行“摸心礼”,模仿美国人行“摸心礼”有损于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有网友反驳称这是小题大作,一时间,争议声四起(《信息时报》8月5日)。
对于每一个认同国民身份的人来说,国歌和国旗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正因为如此,每当重大赛事中奏响国歌、升起国旗的时刻,运动员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分外引入关注。
毋庸讳言,在很多赛事的颁奖仪式中,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中国运动员的姿势不尽相同:其中,有手持鲜花双手垂于身体两侧的,有双手合握鲜花置于胸前的,也有左手持鲜花垂于体侧而右手掌放在左前胸行“摸心礼”的。无论采取何种姿势,运动员对国旗的神圣情感都是相同的。虽然如此,形式各异的礼仪还是多少让人感觉到些许杂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此次网上讨论所得出来的民调结果显示,多数国人并不认同右手掌放在左前胸的美国式“摸心礼”。不过笔者以为,这样的结果只是表明了一种文化习惯,与民族尊严关系不大。在美国的文化语境中,右手掌放在左前胸表示“祖国在我心中”,而在我国的文化背景里,此举大多意味着自省,放在升国旗的环境下,这显然不够妥当。“摸心礼”是美国法律明文规定的规范礼仪,面对本国国旗,该国国民必须用这种特定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忽略文化背景而片面模仿他人的礼仪,有点难以为众人接受——实际上,这也正是“摸心礼”备受争议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运动员的“手不知该往哪儿放”给人以杂乱印象的话,互联网上各执一词的争论无疑加深了这种杂乱。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争议,显然是因为缺少必要的规范。那么,我们的《国旗法》究竟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国旗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唱国歌——关于升国旗的礼仪,现有的规定仅此而已,而这样的规定又难免失之笼统。在“肃立致敬”中,强调的只是“严肃”和“站立”,至于手往哪里放、眼往哪里看,乃至于戴帽子或持有东西时该怎样,都缺少统一而具体的规范。不妨设想,无论运动员双手垂于体侧还是合握鲜花置于胸前,甚至右手掌放在左前胸行“摸心礼”,哪一种姿势不是在“肃立致敬”?显然,即使行“摸心礼”,也是不违反法律的。但面对这种笼统的规定,特别是面对眼下的争议时,不仅运动员们无所适从,旁观者也莫衷一是。当大多数人认为美式“摸心礼”不足取的时候,谁能够给出中式国旗礼仪一个准确的答案?
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国旗和国歌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而对它们的尊崇不仅仅应该体现在灵魂深处,同时也有必要从仪容、仪态上予以细节化和规范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规范化的升旗礼仪正是予以国旗最高礼遇的外在体现。因此,很希望《国旗法》能做出相应的细节补充,规范这一神圣时刻的肢体语言。如此,既可以避免“不知道手往哪儿放”的尴尬,也可以更大程度地维护国旗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