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练洪洋
美国奥运代表团自行车队5日抵达北京,几名队员戴着把口鼻捂得严严实实的黑色口罩,走出机场。他们是在北京奥运会行将开幕之际首次公开戴上口罩的运动员,这一行为遭到了美国奥运官员的批评(今日本报A26版)。
从这几只小小的口罩上可以读到许多令人欣慰的信息,包括不同的意见自由表达、中国的成熟、自信与包容,等等。
北京奥运会更是为做好空气这篇大文章大费周章,工厂搬迁、工地停工、汽车限行等等,并且已经达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但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也未必就能达到某些人的“个人要求”,我们要承认这种现实,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其次是,尊重他人批评的权利。事情做得再圆满,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嘴长在人家的脸上,说什么是他们的权利,我们都要尊重。就像口罩问题,连美国奥运官员也批评自己国家队员的行为。我们要习惯不同的声音,不要过于惧怕杂音。
同时,给想戴口罩参赛的运动员戴口罩的权利,不要把口罩问题政治化,随便怀疑他们是“别有用心”,这叫包容。即使在国内,市民戴口罩上街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外国人想戴我们更要包容,戴就戴去吧,只要他们不怕麻烦。
北京奥运会举办过程发生许多不太愉快的事,有些事让我们颇为尴尬,但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尴尬也是一种交流与对话、学习与反思的机会。它们能让我们窥见自己的不足,了解他人的看法,也会在博弈中改变别人的偏见。 (广东 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