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舒圣祥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四名在抵达北京时戴口罩的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向中国人民致歉。选手们已经向北京奥组委官员递交了信件,表示他们戴口罩并不是要表达什么观点,或是进行抗议。"我们没有意识到戴口罩会引发的影响,从我们自身的角度看,这是为了照顾好自己潜在的健康危险。""实际上,这成了一种带有挑衅的行为。我们并不想侮辱北京奥组委和中国公众。如果我要是知道戴口罩会成为一种侮辱,我是不会这样做的。"(8月7日《环球时报》)
尽管有些令人费解,但我们仍然乐于看到这些戴口罩抵京的美国运动员能够认识到"戴口罩到别人家里做客"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尽管"文化的差异"在此事上似乎很难解释得通,但我们也无意去追问"仅仅是出于自身健康考虑"是否真诚。固有的偏见也罢,恶意的炒作也罢,口罩背后的那点事,我们完全拥有自信的本钱和宽容的肚量。
或许,那几位选手在出发之前,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是基于本地媒体"乐此不疲"的负面报道。及至到了北京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北京并不如自诩公正客观的某些媒体所宣扬的那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想,这样的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我们自己就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虽然现在早已是所谓信息社会。
北京奥运会的一个重要价值,即在于向世界敞开怀抱,让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人们,能够更深入更真实地了解中国体验中国,从而尽最大可能去压缩那些顽固的偏见与傲慢在全球的话语市场。因此,有运动员戴口罩抵京并不可怕,只要他们尚且都是真诚的人,而不是政治意图下的工具,那么,他们会选择摘下自己的口罩。至于道歉与否,事实上仅与其自身素质有关。
有消息说,美国代表团和日本代表团都携带了口罩到北京。我们不能确定,四名美国自行车运动员之后,还会否有人戴口罩出现在机场或赛场。如果再有,我们也完全不必义愤填膺,因为这恰恰可能是别人想要的效果呢。谁爱戴谁戴,就像看到绿茵场上的裸奔一样,我们一笑了之足矣。
口罩背后的那点事我们不必在意,但那些口罩本身还是值得记住的。古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既然北京受污染的空气能成为被别人抓在手里的把柄和借机让中国难堪的噱头,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北京的空气质量确实还不够好。治理空气污染,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时间问题。许多现在以空气清新自称的国外大城市,当初无不经历过工业化阶段的严重污染。在改善空气质量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北京已经作出了极大的努力,这是不容否定的;尽管我们现在仍然还不够好,但只要我们始终这样坚持并不懈努力,那么就一定能够越做越好——那些口罩,其实也是我们行动的动力之一。
奥运之后,城市是我们的,环境是我们的,健康亦是我们的。我们努力改善环境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不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善解和同情,而是为了我们自己。这个意义上,那些口罩也许并非全然没有价值,相反它们是一种很好的鞭策。下次中国再举办大型的国际盛事,口罩不再能成为有效的把柄和噱头,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成功;而这成功本身,同样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而只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