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龙树
《红灯记》里唱的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倒是真的一点不假。在2008年的夏天,北京的奥运舞台上,正在上演一幕幕从村里娃到奥运冠军的传奇。虽道是“英雄不问出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这只是说明穷人家的孩子也有参与奥林匹克的权利,对于冠军背后的故事,我们还是该感动就感动。这是草根版的《奋斗》,这是现实版的《士兵突击》。
奥运会也已看了好几届。然而,印象中,我们的冠军都还没有这么多的苦孩子。这就是我们的奥运英雄的家庭故事:陈燮霞和陈艳青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郭文珺的父亲已经失踪了10余年,对她来说,夺冠就是最好的寻亲启事;尽管我们从龙清泉身上只看到了阳光,但是,他的父母外出打工,竟然都凑不起他的生活费;林跃的父母则为了筹集他的训练经费,卖掉了祖屋,至今寄人篱下。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奥运故事不会就此结束。当他们一鸣惊人的时候,他们所曾经遭遇的一切不幸,都将成为冠军前传里的佐料而出现。这固然会让世人感慨,但是,谁又会愿意去过这样的灰色人生?
我始终觉得《奋斗》拍得假,不如《士兵突击》来得真实。并不是所有的80后、90后一生下来都嘴里含着金钥匙,天天都有慷慨激昂的生活。其实很多奥运冠军都很像许三多。这种相似不只是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而是他们有着和许三多一样的人生轨迹。当兵而且只有一直不断地当下去,才是许三多的出路,才能改变他的命运。运动快乐吗?快乐,但也很沉重。
没有人会对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只有享受,而没有厌倦。陈艳青退役又复出,如是反复了3次,其实她退役的理由很简单:举了这么多年,她还没有享受过青春。然而,奥运是4年才来一回的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良机。成了奥运冠军,父母即便是农民,社会地位也要抬高一大截。更遑论巨额的物质奖励,以及下半生的生活保障。这就是奥运冠军和邹春兰们的区别。尽管,这条路未必一定能走得通,但是,不当许三多是绝对没有希望的。
很多人或许不明白,这一规律为何会在中国男足身上失灵。其实,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从事足球运动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资金投入的高门槛让贫穷的父母望而止步,把大批有天赋的孩子挡在了门外。
很多人都在说,要充分享受奥运会、享受竞技体育带来的快乐。这对于我们这些不相干的观众来说,是的。因为,流汗是别人的事。如果,一定要让运动员们也保持这样的心态,则未免有些不着四六。奥运改变命运。这是他们一生中的大日子。在成功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流下了泪来,或许他们的感受正是“悲欣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