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曾云: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款越陈越香的中国名酒,如果不是够历练的人怕是品不出它的味道。栾菊杰,绝对是称得上品这酒的人。虽然她的身影不会再出现在北京奥运的赛场上,虽然她的成绩离奖牌很远很远,但是,请允许我今天撇开所有闪光的冠军,说说这位我深深敬佩的战士,并向着她离去的背影,致敬。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诞生了很多纪录,也因此有很多名字被人们所熟记。好比许海峰,好比李宁,好比栾菊杰。也许很多年轻人都是第一次听到“栾菊杰”这个名字。如果不是她随身携带的配剑,年轻的观众们一定会以为这位中年女士走错了地方。可不是么?时光飞逝,栾菊杰离开花剑赛场已经24年了。24年,足以让一个婴孩长大成才,也足以让一代“女侠”两鬓染霜。只是,1984年她拼来的那块女子花剑个人金牌,至今还是中国女剑客唯一的一枚金牌。
五十而知天命。安度晚年,恐怕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最大的心愿。儿女膝下承欢,生活安逸美满。梦想,是早就该尘封的了吧?可栾菊杰偏不,她把“梦想”从阁楼里搬出来,拂拂尘土,又带着上路了。半百,对她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十五个月中,栾菊杰游走在世界各国参赛,其间饱尝孤独和思乡的煎熬。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这位“妈妈级”的剑客从零积分打到了世界排名42,美洲排名第一。 “我并不是刻意追求什么,只是想享受击剑。”我相信这理由,因为专业出身的她清楚地知道,任凭怎么努力,也不可能重现往日的辉煌;但我又不相信这是唯一的理由,她在赛场上打出的“祖国好”的横幅已经说明了一切:她想回到这片土地上,再战斗一次!
8月11日,栾菊杰在重重质疑下取得首轮胜利。她以50岁高龄战胜了年仅20岁的对手,这完全可以被理解为意志的胜利。12日,栾菊杰未能晋级16强,从而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但她已经将自己的名字永远写进了奥林匹克的历史。第一次,是用金牌;而这一次,是用金子般的信念。
虽然还不曾有机会采访栾菊杰,但我已经将她列入必须要采访的重要嘉宾名单。到时,一定奉上杜康一盏。个中酸甜苦辣,且听她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