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童大焕
顾拜旦也许不会想到,他所开创的以“野蛮其体魄”为标志的奥运会,对世界的影响力可能丝毫不亚于以“文明其精神”为标志的诺贝尔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前者的影响力更直接、更立竿见影。诺贝尔的科学奖项,从理论到造福人类的实践往往还需很长的路要走。奥运会则直接把公正、透明、诚信、和谐等规则与价值观延伸到了举办国的领土上———要申办奥运会吗,请先接受奥运一整套文明规则,不仅仅是体育运动的内部规则,还有媒体开放、绿色奥运等等“外部规则”。
以商业眼光看,奥运经济也可算无烟工业了。但由于规模巨大,奥运会举办本身还是产生了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包括赛后体育设施大量闲置浪费等。1972年,美国丹佛市在当地环保组织的压力下被迫让出举办第12届冬奥会的权利,1974年,加拿大温哥华市也基于同样的原因撤回举办第13届冬奥会的申请。
但奥运会不愧为人类向自身不断挑战的“全球动员会”,它很快就掀起了绿色奥运旋风,从场馆内部到外部空气环境等都开始对举办城市提出很高的要求。在这方面,北京是规则的接受者,但在此过程中,却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北京的未来,认识到环保与节能不仅仅是为了奥运会,而是为了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城市未来发展。
不久前,某国际环保组织在北京发布了《超越北京,超越2008———北京奥运会环境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从1998年-2007年,北京在环保方面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在某些方面远超过了包括悉尼、雅典在内的发达国家主办城市。一是科技奥运成为绿色奥运的助推力量。200多家污染企业或被勒令关闭、或转产新的清洁产品、或被迁出市区。今年3月1日以来,北京新车排放标准符合最严格的欧洲标准,这一点就连美国也望尘莫及。此外,5万多辆老旧出租车和1万多辆公交车被淘汰,4000多辆新公交车全部使用天然气———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公交车队。40万平方米奥运村和奥运场馆的供暖和冷却系统全部采用清河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这一项就使日常耗电量节约了60%。8月13日,美国财长鲍尔森为奥运村颁发“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金奖,称它是中国节能的典范。二是汽车限行、公交优先等空气质量治理措施第一次在国内得到大规模推行。全长达200公里,日客运能力接近400万人次的8条全新地铁线路今年投入北京营运,与之配套运营的还有60多公里的公交线路。政府公车停运50%至70%,车辆实行单双号限行,甚至连天津、河北等周边部分城市也实行单双号限行。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车辆限行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必将对城市畅通、“绿色经济”、“绿色政府”起到巨大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事实证明,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惯性巨大、充满惰性的大国,内部改革常常需要通过外部开放拽着跑。虽然奥运会过后,这种大刀阔斧的措施不可能完全彻底继续得到坚持,但是它至少给了我们以明确的方向感。奥运会像一面镜子,把治理城市拥堵、汽车尾气污染、政府公车泛滥这样一系列原本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任务,通过“绿色奥运”四个字就把这些老大难问题制服。我们不能不感叹奥运会在制造奥运金牌、奥运经济之外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