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陶短房
奥运赛程已过半,对许多人而言,“什么是奥运的乐趣”是个答案再明显不过的问题:比赛、看比赛、报道比赛……总之,一切乐趣似乎都应来自于赛场,来自于竞技本身。
其实奥林匹克运动自诞生的第一天,就不仅仅是竞技,而更是为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提供了沟通、交流、理解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找到属于自己的奥运乐趣,而这种乐趣并不一定仅来自于赛场和比赛本身。
来自江苏徐州的农民陈冠明,不但骑着三轮车走遍中国宣传奥运,还在奥运开幕前夕特意赶到北京,开始在鸟巢外义务捡拾垃圾,用这种特殊方式为“绿色奥运”作贡献,别人说他是“奥运狂人”,他却乐在其中。难能可贵的是,陈冠明老人并未借此吸引眼球或寻求赞助,而是以此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特殊关注,寻找自己独特的奥运乐趣。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奥运乐趣。
在奥运历史上,这种用自己独特方式寻找、享受奥运乐趣的人物很多。有的人专门收集奥运海报,而且专门收集实贴的那种,为此每届奥运都不惜一切赶到赛地,却并不在意是否能买到一张门票,看到一场比赛;有的人对奥运圣火情有独钟,甚至想尽办法将圣火火种带回家乡,并锲而不舍地保存几十年之久。在他们自己看来,奥运的快乐既可以在场内,也可以在场外,关键在于,这是他们所独有的、对奥运快乐的享受。
在本届奥运开幕前,许多外国人也通过不同方式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有一些人不怕路途遥远,骑车一万多公里奔赴北京;法国一位不知名的小姑娘热衷于为奥运写歌,还大方地跑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演唱;法国巴黎一名教授菲利普·福斯,更从3月7日起就从巴黎协和广场出发,每周跑6天,每天跑80多公里,最终于8月14日跑到北京,不但错过了开幕式,抵达当天还适逢暴雨,他被淋成落汤鸡,但表现出毫不掩饰的快乐,为了这次圆梦他耗尽4年假期,却只在北京待了短短4天。
对这些朋友而言,奥林匹克是感受,是乐趣,他们通过这些身体力行的活动,结识了各国的朋友,感受了不同的风俗,这一切都正是奥林匹克所带来的,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奥运快乐。
当然,寻找属于自己的、特别的奥运快乐,也给当地报刊写一篇感想文章,为陌生的外国朋友指点一下路径,收集几张奥运实寄明信片,都不失为参与奥运的独特方式,都有可能从中寻到专属于自己的一份奥运快乐。在奥运场馆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外朋友忙着交换奥运纪念章,这些“换章族”有些已跑过多届奥运现场,许多人甚至“只交换、不买卖”,这何尝不是特殊的奥林匹克经历?这何尝不是独特的奥林匹克乐趣?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奥林匹克乐趣,也许远在天边,也许近在眼前,只要有心。
□陶短房(旅加拿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