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林
刘翔退出了比赛。但很少有人批评和指责他,更多是含泪的体谅、宽容、理解和鼓励,甚至是悲壮、夸张、矫情的赞美:有人赞美这是刘翔生命中最伟大的选择,要向飞人致敬;有人赞美这体现了真正的体育精神,歌颂这份放弃闪耀着人性化光辉……
也许很多人自以为舆论营造的这种悲情赞美很温馨,很能抚慰刘翔,很能体现大国民的宽容——但说真的,如果我是刘翔,我会从这种诗朗诵式的礼赞中感受到更大的精神压力。
因伤退赛,刘翔有这个选择的权利,可这是一件值得高调赞美的事情吗?不是,首先这不是一件好事,而是一件值得遗憾的事。哪个运动员都希望能在奥运赛场上"更快、更高、更强",尤其是在自己家门口的奥运会上,可为此准备了7年的刘翔却在最后站在起跑线上的一刻遗憾地因伤退赛,甚至连个成绩都没有,还有什么比这更遗憾。
这是一件需要认真反思的事,雅典奥运会上夺冠向世人展示出一个阳光的刘翔,为什么一个曾经那么健康自信、身上没有运动伤痕、把运动当作享受的刘翔也会受伤。这四年来,他被神圣化,被娱乐化,被商业化,被符号化,被与民族荣誉牢牢地挂钩,被寄予了在北京奥运夺冠的最热切期待。这四年来,他到底背负着多大的精神压力,教练又为了他的夺冠加重了多少训练,他的心态与四年前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于是,他终于受伤了,终于不堪重负地趴在了他曾经称霸的110米栏起跑线上。
这还是一件需要厘清责任的事,是谁给了刘翔这么大的压力,是谁隐瞒了刘翔受伤的消息,又是什么把一个健康阳光的刘翔变成了一个忧郁、伤病缠身的刘翔?
退赛的刘翔需要理解和尊重,理解他的尽力,理解他的遗憾,尊重他把生命健康放在比比赛成绩更高的位置,静静地与他站在一边给他以力量,给他释放精神压力和退赛痛苦,但惟独不需要的就是赞美。与用激烈的言辞苛责失利的运动员一样,用溢美的形容词矫情地赞美一个运动员的失利,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时候最相宜的应该是默默地理解、静默地尊重。也许,我们是想以高调的赞美掩饰我们的失落和遮蔽应有的反思。
别忘了,今天那些给刘翔退赛以夸张赞美的人,也许和当初给了刘翔巨大精神压力的是同一批人。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