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军昱
我们适合玩大球吗?
就不要问我足球了,李玮峰刚说“中国足球的水平,其实相当于巴西乒乓球的水平”,巴西乒乓教练就不干了,认为李是在侮辱巴西乒乓。两个哥们儿出去找大排挡喝酒,一个说:“你是国足队员。”另一个就急:“你才是国足队员呢!”“国足”这个词儿都成了忌讳,为长者讳,为尊者讳,在长者面前,不要提“国足”,在尊者面前也不要说“国足”,否则人家会以为你上小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五讲四美”。
男篮已经被立陶宛给out,女篮还在四强的路上。更大的期望其实还是在女排,连续输球,本来对女排卫冕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但是横扫俄罗斯,让我们又开始窃喜,就像陈忠和在指挥比赛的时候喜欢穿上大红的衣服,我们祈祷在决赛现场,还会看到雅典奥运会时让人兴奋的一大片中国红。
40多枚金牌,即使女排夺冠,也只不过是这40多枚金牌中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现在要想在金牌榜上超越中国,看起来已经很难。我们该满足了吧?明明肚子里、肠子里已经很满,但还总是觉得有一样东西没吃着,不够尽兴。是什么呢?110米栏的刘翔是一个,到现在还没有在哪怕一个大球项目上拿到金镶玉、银镶玉、铜镶玉,应该也是一个。
在巴西和阿根廷的足球比赛中,几个巴西球迷举着一个大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我们体操不行,我们乒乓球也不行,但我们足球行!”足球是巴西的国球,乒乓是我们的国球,要是让两者对调个个儿,不知道我们能不能从心理上接受?让世界杯中国夺冠,让世乒赛巴西拿金,想起来就有一种隐隐的兴奋,好像是一个小屁孩儿瞒着大人将捡来的十块钱紧紧攥在手心里。乒乓球已经基本上让我们对金牌麻木,要想再唤起高潮,只能是找足球这样的大球运动。也许有一天奥运会在巴西举办,到时候看乒乓球比赛的时候,我们也举个牌子抱在胸前,上边写上:“我们足球不行,我们橄榄球不行,但我们乒乓球行!”
但是好像很意淫。巴西人在吃饭的时候,都还在争论究竟是用左脚还是用右脚才可以让那只罗纳尔多用过的足球飞出更美的弧线;我们很多乒乓发烧友在抽烟的时候,都会想到开完会就叫上同事上单位的健身房挥上两拍。就好像你给一个初学汉语的老外大讲“的地得”,国情不同,习惯不同,你这样讲下去,只会让他在一片灿烂中晕死过去;也很像是那个叫做“拔苗助长”的老成语,谢亚龙也拔苗助长,国足、国奥都让一个叫做杜伊的老头子一肩挑,本来以为担子两头总会有一个金蛋,但是“吧嗒”两声,碎了,再看,都是鸡蛋。
我们在很多十分讲究技巧性的项目中,都可以拿到金牌;但是在足球、篮球等这些对抗性、多人合作性很激烈的大球项目中,却始终是个弱项。这中间就不仅仅是一个重视不重视的问题。在这样的一种习惯中,女排的一枝独秀就更像是一种另类。刘翔的运动员号码是1356,13亿中国人,56个民族,女排就有点像是刘翔,盼望女排卫冕,就更多地有了一种中国大球精神图腾的意思。
纯粹的阿拉伯数字上,刘翔的金牌也只能是一块金牌,女排的金牌也只能是一块金牌,但这两块金牌的含金量更多地应该是用类别、用领域,甚至用精神来衡量,而不仅仅是很科学的阿拉伯数字。这样的道理等同于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馒头,但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也可以吃鲍鱼和熊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