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魏英杰
截至8月21日19时,中国已拿下45金15银25铜,奥运金牌总数高居榜首。按现在态势,中国完全可能创造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金牌总数第一”的辉煌。回首中国奥运史,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自然值得庆贺。与此同时,面对让人骄傲的成绩,仍应保持冷静平和心态。特别是不能让胜利冲昏头脑,助长“金牌主义”情绪。
这样说并非无的放矢。正如昨日“新华时评”所论,“金牌第一”不等于体育强国,“金牌第一”固然表明我国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个中恐怕也有“东道主效应”的作用;况且在一些体育项目上,我国和当今体育强国相比,也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完全同意这样的看法。
进而我们还认为,只有全面、均衡地看待金牌总数及其背后的实力基础,才能够更好地保持既有优势,获取更大突破。这一点,只要认真分析中国所获奖牌的构成,相信不难理解。粗略地说,中国所获金牌仍然集中在传统优势项目(比如体操),其他非优势项目(比如被称作“运动之母”的田径项目)所处的劣势,并没有根本改观。
只看金牌不看总体水平,还很容易强化既有的“金牌至上”观念。可以说,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眼里只有金牌而没有体育。这种偏见盛行的结果,就是当某运动员赢得金牌时就将其捧上神坛,一旦失败就恨不得将其打入地狱。当年女排失利,就有人将绳子寄到国家队,意思是让女排姑娘们“以死谢罪”。不仅观众如此,有的体育官员也如此。李宁在接受杨澜采访时曾抱怨说:“他们(指体育领导)要的只是金牌,不是运动员,因为运动员随时都可以换。”不仅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尾大不掉。这次中国击剑队获得女子佩剑团体银牌后,击剑队主教练、法国人鲍埃尔对某些人的态度表示不解:“难道我们不是赢得了一块银牌,而是输掉了一块金牌?”
“金牌至上”遮蔽了真正的体育精神。不独运动员为此备受压力,也表现了国民心态不成熟的一面。杜丽首战告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金牌所累。早报评论员日前撰文说,刘翔因伤退赛,他的背影同样很伟大。这并不是指刘翔退赛的事情本身很伟大,而是认为,基于刘翔本人所受高度关注,舆论必然就此举展开激烈争论;各方观点的平等交流,客观上可能对长期盛行的“金牌主义”有所纠偏,甚至有助于人们从“金牌+神话”双重幻梦中退烧。
说到底,刘翔因伤退赛,是赛场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金牌之上还有人道在,再也不要重演“只要金牌不要命”的悲剧了。体育必须回归体育本身,体育不能背离体育精神。正因如此,我们认为不能让“金牌总数第一”成为新的精神枷锁。否则的话,我们还将迷失在金牌的阴影里面,一直走不出来。
话说回来,作为竞技体育,金牌当然重要。体育比赛自然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不为金牌而战,恐怕难以赛出真正水平。都是友谊赛、邀请赛,在体育商品化的今天,那些买票进场和付广告费的人,更不会乐意。再说,我们民族在历史上若干时期,虽然“尚武”精神不足,但还是一直信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古训。所以,我们也不赞成那种过分贬抑金牌“含金量”的说法。比如有人模仿人均GDP统计法,认为应该从人均比例的角度来看金牌数量。这种说法过于迂腐,因为即便揽下所有奖牌,人均下来我们永远都是“体育穷国”。反倒不如像美国媒体那样,把各国所获奖牌总数加在一起搞排行,这样多少还有些平等看待金银铜牌的意味——如果不是有意如此的话。
金牌我所欲,银牌、铜牌亦我所欲,惟有“金牌主义”千万要不得。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拿下金牌,但应丢开“金牌主义”。进而言之,铜牌诚可贵,金牌价更高,若为体育(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了金牌,体育官员苦苦相逼,运动员紧张兮兮,观众咬牙切齿,那样的体育比赛哪里还有快乐可言?中新社近日就有报道说,国家某训练馆墙上,赫然写着:“上级逼,下级逼,互相逼,自我逼。不吃苦中苦,难有大突破。不经逼中逼,难上冠军台!”这简直就是“金牌主义”的典型写照。因此,在“金牌奏鸣曲”高歌之时,我们更有必要保持平常心,不要让体育精神为金牌假象所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