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薛涌
以观众的选票评选“超女”,似乎是21世纪的发明。其实,这一方式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当时的“十佳运动员评选”,也是老百姓投票。郎平几乎年年当选。要说“超女”,她是中国的第一号“超女”。
如今,郎平又率领美国队击败中国、古巴等强队,出人意料地获得奥运会银牌。这次奥运会要选最佳教练的话,我肯定把票投给郎平。她的成就,并不在于作为运动员当冠军、拿金牌,作为教练又拿银牌。这种人天下有的是。她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式的“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能够在一个几乎完全不同的体制中获得巨大成功。
郎平是体校、专业队体制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这种运动员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只懂专业,不会别的,一旦离开养育自己的旧体制,就不知所措,甚至丧失了生存能力。其实,郎平对自己的局限性很早就有认识——当年,她的头号劲敌之一是美国队。虽然她屡屡战胜对手,却也曾感慨万端地说:“人家可全是大学生呀!”她由此把上大学作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开始学习英语,通过托福等考试,最后获得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读书的机会。此时她已经为人母,必须面对生活的挑战,读书不得不走走停停、锲而不舍,最终完成了学业,有了今日之成就。
在美国,一个大学运动队的教练比大学教授挣得多,地位也高得多。排球虽然不像篮球、橄榄球那样热门,但在这个运动王国,国家队主教练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职位。美国男女排都曾是世界强队,自然人才济济。郎平能把这个位置拿下来,本身就是个奇迹。而在这个位置上,她必须跨越体育文化和制度中最大的鸿沟。
郎平当运动员时,一切都是教练说了算,队员必须听话、服从组织。但在美国,你必须有足够的个人魅力,一个一个地说服运动员听你的。教练的权威,是建立在运动员自愿服从和自发信赖的基础上的。她们必须相信,跟着你走有利于她们个人事业的发展。这就像政治家的权威要建立在老百姓的选票上一样。郎平从一个严格的下级服从上级、一切听从领导安排的环境中,跳入一个运动员和教练非常平等、队员在排球之外还有自己的其他事业的环境中,克服文化和语言障碍,把一个大家都没有信心的队伍打造成奥运会银牌得主,足见其能力。
看看冠亚军争夺战就知道,虽然美国队不敌实力高一筹的巴西队,却成为唯一一个从巴西队手里拿下一局的队。在打逆风球时,郎平每次叫停后,美国队都增长几分。可见她临战指挥的效率和在队员中的威信。我等在美国教书的人都很有体会:讲英语并不难。但在危急时刻、在大家心理崩溃的关头,能够简练地几句话让人冷静看清局面、获得信心,这种扭转乾坤的沟通技巧绝非平常人所能达到。所以在美国人们总说,一个好教练就是个优秀的CEO,一个将军。在生死关头,你必须让大家都相信你。
郎平的道路,给体制转型中的中国教练和运动员提供了典范。她从不抱怨自己的所得远少于付出,以一个最“火”的运动明星的身份,甘心情愿从最底层干起,走出一条让人由衷钦佩的道路。如果郎平能做到这些,现在条件好得多的运动员有什么理由做不到?经济上的市场经济改革需要勇气,体育上的市场经济改革也需要勇气。郎平,就是这种勇气的象征。说她是中国第一超女,不仅因为她是老百姓最喜爱的女运动员,而且因为她确实超越了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