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希
北京奥运会期间,美国媒体的注意力为菲尔普斯和梦八队所吸引,总统大选似乎进入了一个冬眠期。殊不知在这表面的沉寂下面,暗流涌动,一出意外程度不亚于奥运的大戏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
大戏是在8月23日奥巴马宣布选择拜登作为自己的副手时开始的。现年65岁的拜登来自特拉华州,从29岁开始担任国会参议员,至今已有36年的国会工作经历,目前担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主席。拜登具有全国性的知名度,熟悉华盛顿的政治运作,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奥巴马弥补在外交事务方面经验不足的弱点。此外,拜登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普通工薪家庭,是罗马天主教徒,曾就读于州立大学,在社会背景上与所谓的“蓝领”阶层比较接近。奥巴马在初选时曾因用词不当而冒犯了一些白人蓝领阶层选民,而且也没有赢得宾夕法尼亚州;提名拜登做副手,既可争取中下层白人选民和天主教选民的支持,又可增加赢得宾夕法尼亚州的希望,可谓一举多得。奥巴马的决定公布之后,立即得到了民主党内的一致认可,被认为是一个现实、明智的选择。
与此同时,奥巴马与希拉里就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对总统候选人的提名程序达成了妥协,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危机,巩固了党内的团结。希拉里在初选中虽不敌奥巴马,但双方各自所获的党内支持票十分接近。以微小的差距败给奥巴马,希拉里的支持者很不甘心。他们要求在党代会上公开“唱票”,以表示对希拉里的支持。唱票不可能颠覆初选的结果,但会加深民主党内在提名问题上的分歧,削弱奥巴马在党内的威信,给共和党人留下借机分裂民主党的机会。经过“谈判”,希拉里和奥巴马在党代会召开之前达成“妥协”:党代会给予希拉里主要的演说机会,希拉里在演说中明确表态支持奥巴马;奥巴马同意希拉里的支持者们以公开唱票的方式来表示对希拉里的支持,但在唱票过程中,由希拉里出面建议中止唱票,用口头表决来一致支持奥巴马的提名,从而体面地“放弃”属于自己的党内支持票。
这个事先达成的协定于8月25日至28日在丹佛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得到了实施。希拉里信守承诺,在大会上发表了一篇呼吁党内团结、支持奥巴马的演说。在大会的最后一天,奥巴马发表了接受提名的演说。无论是否支持奥巴马,许多美国人显然都意识到了这一演说的历史性意义。根据NBC的报道,除了在场的7万多人外,全美共有3800万人通过电视收看了奥巴马的演说。在40分钟的演说中,奥巴马列举了自己的施政方针,重新解释了美国的自由观和价值观,以严厉的口气抨击了布什政府的8年执政,并正面挑战麦凯恩。
然而,在媒体和大众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奥巴马的演说的时候,麦凯恩突然宣布了自己对竞选伙伴的选择,抢走了全国的注意力,搅了民主党人精心筹备的宣示党内团结的局。共和党的初选早在2月份就大局已定,麦凯恩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来选择竞选伙伴,但他的选择迟迟未有结果。直到8月29日,也即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结束的第二天,他才突然宣布,选定44岁的阿拉斯加州女州长塞拉·佩林做副手。这个选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立刻成为当日的主要政治话题,转移了公众对民主党和奥巴马演说的关注。
与奥巴马一样,麦凯恩是想挑一个能够帮助他抵挡民主党、平衡党内派别利益、赢得大选的竞选伙伴。虽然佩林的政治资历无法与拜登相比(在2006年当州长之前,她只当过一座几千人的小城市的市长),在全国政治中名不见经传,更没有处理外交事务、与大国领袖打交道的经历,但她的政治立场保守,在持枪权和反对堕胎权等问题上与保守派站在一边,麦凯恩期望通过她来安抚党内的“右派”。与此同时,作为女性,佩林不仅可以锁定共和党女性选民的支持,还可能将吸引那些因希拉里未能获总统候选人提名而愤愤不平的“左派”民主党选民。另外,佩林从未涉足过华盛顿的政治,还可吸引那些尚处于观望状态的“独立派”选民。无疑,麦凯恩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创了共和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先例。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在总统因免职、死亡、辞职或丧失履行总统权力的能力时,副总统将接任总统职务。换言之,总统健在,副总统基本上是一个“闲职”;一旦有了“万一”,副总统就将成为总统。在美国目前面临的国际环境下,无论正副总统候选人如何搭配,这个“万一”的因素都应在考虑之列。不知麦凯恩是否考虑到了这个“万一”。如果没有,人们便要怀疑他的政治责任心和判断能力;如果考虑到了,人们便要认为他的选择是在进行一场赌博。然而,政治是不能被用来赌博的。(作者为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