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许斌:撤一个乡镇奖50万 赎买未必机构精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0日07:23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许斌

  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制度是改革政府效率问题的关键。包括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在内的行政沉疴久治不愈,那就表明制度本身存在瑕疵,或者是制度没有能真正落到实处。

  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对各地2007年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每个县(市、旗,不含市辖区),比2006年减少财政供养人员1人奖励4000元,同时对人员增长超过全国地方平均水平的县,超过部分按照每人扣减500元。(9月9日《新京报》)

  这等于是公开承认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不是在哪个局部多,而是在方方面面、每个环节上都多,超过了提供公共服务之需要,才硬性以人数多少为标准确定奖惩。

  目前,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几乎是共识,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特别优惠的政策让公务员们“带着救生圈下海”,其目的也是为了精简冗员、提高效率。虽然“优惠”令公众反感,然而对决策者确系不得不为之,因为政府非决策者私产,纵然决策者出于公益推动改革,也会在体制内被认为多此一举、存心与大家过不去,迫使决策者不得不采用赎买的办法“请求”部分人选择离开财政供养体系。

  但是,即便是退到赎买的底线,精简也往往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对政府体系的监督制约不力,除非下海的公务员们收获巨大成功,则不可避免要回游,决策者要是坚守赎买时的约定不同意其回游,依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更何况,既然权力没有受到很好的限制,回游亦开辟了灰色交易的另一空间。当年国企改制,发不出工资的企业改制相对简单,而发得出工资的企业很难改得下去,区别就在于企业有没有游离在监督制约之外。而企业的监督制约主要来自市场。

  因此,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制度是改革政府效率问题的关键。包括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在内的行政沉疴久治不愈,那就表明制度本身存在瑕疵,或者是制度没有能真正落到实处。概而言之,首先是没能实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的相对独立,人员组成重叠,大量现任或卸任公务员进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成为组成人员的主体,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影响了监督制约体制的顺利展开;其次是代表产生办法滞后于时代发展,往往为职业代表、社会地位代表,而不是群体意志的代表,导致民意得不到充分表达,使监督制约变成了无源之水。

  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就应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而突破口,必然选择在最基层,即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新疆石河子市第八届人大换届选举中,要求将官员比例从70%降到25%;《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中规定要推动区人大代表直选,可以看作实质性改革的先声。通过改革真正保障了人民代表大会能代表最广泛的民意、拥有至高无上的监督制约权力。如此一来,政府就不能游离于监督制约体系之外,包括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在内的行政沉疴被指摘、问责,相关改革的展开与否,便不致由决策者自行决定,且能为体制内外共同接受。具体的改革措施,也不致建立在不公平公正的基础上。

  当然,这项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需借用强力的行政手段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如严格规定职级人数,在县乡基层完全可以考虑不设副职;如规定行政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等等。

  具体到新闻提到的奖励办法,在目前制度性改革滞后,强力行政手段没有展开的情况下,以区区4000元刺激老大难的减员增效工作,比之“带着救生圈下海”的力度差了不知多少倍,后者尚无功而返,前者恐怕连“吹皱一池春水”也难办到。

  于是才有了撤并乡镇,撤一个奖50万,就是“拆庙赶和尚”,其实也弊处多多,原乡镇机关驻地,一般是较大的人口聚集地,“庙”拆了,能够给他们提供的公共服务就要打折扣。3亿人的美国有城市及县级行政区域3万多个,13亿人的中国乡镇建制(不计城市街道办)也不过3万余个,相比之下,显然是少了。“拆庙赶和尚”,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是迫于无奈之举。一旦制度的改革有实质性进展,多半还要重建,前提是有制度自信、管理自信,自信于提供公共服务的收益远大于对公共财政的消耗。如果真正与国际接轨的话,基层的乡镇建制本来是可以虚化的,相关行政职位为公益性职位、荣誉性职位,顶多领取少许津贴———这样,就是供养10多万个新型建制的成本,也要比供养现在3万多个全职建制低得多。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精简 机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