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若渔:教师节呼唤以权益涵养师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0日08:40  中国江西网

  作者:张若渔

  9月10日,一个属于全国1200多万教师的节日。有祝福才有幸福,在第2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仍然会一如既往地送上问候和敬意。

  2008年,“教师”是个关键词。在地震的岁月里,谭千秋、瞿万容、康玉龙等老师以他们的高尚情操彪炳于世,而范美忠老师则以另外一种方式为我们所记忆;继而,谑称“杨不管”的杨经贵老师、“日薪1斤苞谷”的李兹喜老师,又接连闯入我们的视野;最近,因“血淋淋的留言”,代课教师的命运顿时为举国瞩目。所有的这些人与事,因教师节的来临而分外彰显,荣耀抑或耻辱、失望抑或绝望,都是值得我们反复凝视、执着向好的迫切现实。

  因范美忠老师在地震来袭之时的逃跑行为而重新被打捞起来的“师德”俨然还湿漉漉的。“保护学生安全”条款写进了履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借此,中国教育期待重塑“底线共识”,将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与责任建立在磐石之上。争议或许在所难免,但师德问题的挑起本身,却显非空穴来风。教师对职业使命和职业理想的认识,理应有一次新的萌发。

  在教师节这样一个闪耀着光环的日子里,我们有必要重申和提醒一种为人师者的基本责任,一种发自本能、更基于权利义务关系的万难推却的职业精神的道义价值。教师之于学生的责任,并不必然指向生死之间的千古艰难,更多情况下,它仅仅是平淡如水生活中的一份悉心呵护、一种视如己出的爱恋。这种要求并不奢侈,但凡为师总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份起码的尊重,用或许微末却弥足珍贵的情感回馈这个社会的信任和托付。

  当然,师德的崛起,同样需要我们展现足够的诚意。李兹喜老师的凄凉、代课教师群体的悲情,无不说明,我们欠教师的实在太多。在我们总是惊叹于两位数的GDP增长速度,欣喜于国家财政创下新高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还有一个蔚为广大的教师群体仍然生活在时代的激情之外,光荣与梦想并不属于他们。

  任何的道德都拒绝予取予求,师德也概莫能外。如果我们并没有向教师呈示足够的温情,那我们如何有坚定的底气提拔师德的高标?对教师的敬意,绝不能只是在教师节期间重复说一些不着边际的漂亮话,他们的困顿需要感同身受的体察,他们的各项权益更需要持之以恒、卓有成效的孜孜以求。教师对于师德的信心,来源于我们之于他们的希望,其间任何可能的断裂,都会让我们二者双双丧失尊严,失去对于道德信念的把握。

  所以,每一次的教师节都不仅仅是个用来“庆祝”的节日,更是一次用来检视隔阂、消弭怨愤的“反省”的节日。2008年教师节,让我们以诚心换真心,以权益的丰沛涵养师德的基座,企望为中国教育的伸展营造一个温暖的跳板。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