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羽戈:城管开放日并非对症下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6日07:13  东方早报

  作者:羽戈

  从今年10月份开始,广州市将把每月第二个星期三定为“城管开放日”,接受社会各界人员报名,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城市管理监控指挥中心,跟随城管队员上街体验综合巡检,协助开展城市管理宣传推介、城市管理执法等。

  这事和不久前的“万名官员大接访”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正如“大接访”很难对信访制度形成有益的补充,“城管开放日”的建构意图乃是要消融城管队伍与普罗大众之间凝固已久的坚冰,但能消融几分,我们对此颇不乐观。

  为什么不乐观?近些年,城管屡屡被舆论聚焦,被推上制度批判的风暴眼,尤可见其待改进的紧迫性。这项制度病了,而且病得不轻。设立“城管开放日”,正为药方之一,可这算不算对症下药?在“开放日”里,让民众体验城管工作的日常生活,从而体谅城管的难处,乃至受感召于此工作的艰巨和神圣,所针砭的是城管与民众的关系之病。但是,很明显,治疗这种病症,关键在城管,而不在民众。城管必须改善对待民众的简单粗暴的管理和执法态度,城管制度才有可能药到病除。现在的“城管开放日”,连头疼医脚都算不上,根本就不是治病,而是拖延。

  仍必须追问,何谓“对症”?窃以为“城管开放日”之设置,其实并未诊断出城管制度之顽疾所在。城管与民众的关系之僵化,只是余毒,而非病因。为什么会搞僵呢?你以为每一个城管都对草根阶层有一种天然的不共戴天的苦恨,都有勇气直面其执法对象——如崔英杰——所举起的寒光闪闪的刀?没有人愿意做烈士,正如没有人愿意做人民公敌。城管现在面临的困局,乃由其制度缺憾所导致。一方面系制度设计对城管的歧视,城管并不是政府机构中的合法序列——它不像公安、工商那样,每个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编制,其中有不少城管都是“雇佣兵”,要依靠“创收”来维持生计——当公权力和“创收”联盟,你可以想象其出手是何等毒辣。这样的话,与民众的关系如何不僵?他们被迫站到了民众的对立面,而且是硝烟弥漫的最前沿。另一方面,则是其行使行政处罚权缺少有效的制约,立法是空摆设,司法的手也太软,碰到行政权,底气亦不足。我们是否需要一部《城管法》呢?

  质疑归质疑,笔者依然对设立“城管开放日”的尝试表示赞赏。至少,广州市意识到了问题,敞开了问题,而不是选择遮蔽。严峻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城管应该如何开放?民众在“开放日”的体验只能使一小部分人进入、感触城管制度的艰难;更大的开放,则在于城管主动打开行政胸怀,其工作之一举一动,皆公开化,透明化,不对司法权撒娇,不对新闻媒体装横。当围观的市民拍摄其执法场景时,不去砸人家的相机,不将监督者殴打至死……能做到这些,那么城管工作的每一天,都可以成为“开放日”,每一位民众都是激动的体验者。然而,我又是不是在说梦话呢?

  (作者系青年学者)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