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唐钧:越过三鹿奶粉看食品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0日08:18  新京报

  作者:唐钧

  本周,奶粉事件依然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国务院决定全面整顿奶制品行业,严厉惩处违法犯罪,“向人民做出交代”。在三鹿奶粉之外,质检部门又查出20余家企业生产的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在此后进行的液态奶检测中,蒙牛、伊利、光明24批次产品被检出三聚氰胺。多家大品牌牵涉其中,中国奶制品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面对严峻形势,政府紧急出台了多项措施,媒体最近纷纷报道:国家质检总局9月17日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经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这预示着,“食品质量与安全严格监管”会有更为切实的保障了。

  世纪之交,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当“食品安全”这个词被欧洲学者放在社会政策中排序第一的位置上时,说实话,我的确不甚理解。但现在,当那些刚刚来到世上的小婴儿,被“大头奶粉”、“肾结石奶粉”毒害时,当一些食品安全事故,张牙舞爪地向我们杀来时,我们还能安之若素地听之任之吗?

  也许,我们现在不应该仅就“三鹿”议“三鹿”。据新华社9月17日电,从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时,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这说明婴幼儿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这种有毒化学物质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在一些地方,往蛋白粉或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成了行业“潜规则”。在“潜规则”的纵容下,不法分子为了节约成本,扩大销售,竟然拿婴幼儿的安全健康作赌注铤而走险。

  虽然多数奶粉可以安全食用,但面对少数不法的牛奶经营者,我还是想起了尼莫拉牧师关于纳粹暴行的那一段忏悔,决不要当我们已经因食品中毒倒在病床上时再想起要“说话”,很可能,到那时已经没有机会了。

  好在,政府已经在采取措施,在帮消费者说话了。不过,回过头来,再看看已经被废除的有关“食品免检”的规定,这是要“经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抽查合格后”才能获得的待遇。现在都是“非免检”了,质监部门应不惜代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保证足够的“抽查”频率。

  由此我又想到当年出台“免检”的理由:“为了促进企业提高质量,避免各种重复性的检查,减轻企业负担,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了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制度。”根据经验,如果问题不那么严重,一般是不会出台这么有针对性的专门文件的。那么我又想到,现在一废除,是否我们还要防止“各种重复性的检查”和“增加企业负担”的问题重现呢?

  理论上有个说法,当“市场失灵”时,我们可以期待政府,当“政府失灵”时我们可以期待市场。按这个理论来解释以上我们提出的问题:出台“免检”,是因为一些执法部门中存在“政府失灵”,所以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废除“免检”,又是因为“市场失灵”,所以又要充分发挥执法部门的作用了———然而,要是处在监管一线的执法部门和“市场”一起失灵呢———有没有第三条道路?

  这实在是个两难的问题。但是,我们也有解决得很好的时候,譬如刚刚过去的奥运会。眼下,我们可以期待通过中央的高度重视、铁腕治理而使问题迎刃而解,也可以期待像“医改”一样来个全民大讨论。或许,两者都值得期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三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