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记
9月19日,四川省剑阁县人事局局长曹正直在县城城郊一家渔庄请客。结账时,称用餐时所买的茅台酒味道不对,而且价格太高,随后与卖酒的大爷发生口角。仗着酒兴,他当众给了大爷两巴掌。对此事,人事局办公室主任袁术健说,“曹局长主要还是想节约用钱,人事局花钱很紧张的,修房子等还有欠账。”(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18版)
如果民间有年度“最牛局长”评选,这位曹局长,肯定会被高票提名为“最牛节约局长”。由局长下属“人事局花钱很紧张的,修房子等还有欠账”不难推断,这顿1500多元的宴请,肯定是由纳税人埋单。而且,从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局长大人及其下属,公款吃喝早已习以为常。
嫌酒贵便打人,权力匪化的形象跃然纸上。仅此一条,曹局长的相关民事责任便不可推脱。但是,退一步说,即便“最牛节约局长”知道全国财政一年吃喝招待费如何触目惊心、耸人听闻,结果会如何呢?没用。管它财政紧张还是修房欠账,局长大人宴请宾客时,最好的酒店不能不去,最好的烟酒不能不用。
关于规范和制约政府职能部门的吃喝招待费,基于分权制衡、强化监督上的各种体系设计和应对措施,我们想的用的,可谓不少。但理论上完备设计的具体措施,顶不过诸如“最牛节约局长”在豪华酒店酒足饭饱后的大笔一挥,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所以,在做好阳光财政政策构建、更严密系统的公共财政审计等常态防范外,是不是有必要对诸如“最牛节约局长”们的铺张浪费、飞扬跋扈,进行更严厉的行政问责呢?如果发现一起便能处理一起,毫不姑息,类似的情况,是不是会好转一些呢?至于不幸下岗后的“最牛节约局长”们,大可推荐他们去做品酒师——专业的品酒师肯定不够格,如果当地相关部门去查假酒,大可让他们随队,这些先生鼻子闻闻、舌头舔舔,便能立见真假——这也算是“人尽其才”吧。
本报评论员 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