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军红: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模式露出破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2日09:23  世界新闻报

  中国在成为金融大国的过程中,应该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改革道路

  刘军红

  9月15日,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倒闭,犹如一场海啸,引发全球金融系统动荡。美国政府不得不动用“国家权力 ”,处理危机,消化金融“孽债”。虽然纽约市场的风浪得以暂时平息,但美国政府出手之重,已不再顾及一贯主张的“市场情面”,预示着美国版“金融资本主义模式”迎来了逆转的时代。

  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模式的破绽。

  首先,美国主导的“资金游戏”面临极限。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普遍卷入了金融改革大潮。1999年,美国颁布新银行法,进一步推动了世纪金融大改革,形成了“裁定型金融运作模式”,即利用市场定价的扭曲,通过“低买高卖”,套取高额利益,展开“资金游戏”。而随着市场参与者增多,价格体系日趋均衡,游戏利润率下降。为扩大利润空间,美欧等巨型金融机构大肆“创新金融技术”,编制金融衍生商品,人为制造“虚拟的金融世界”。如以“次级贷款”的债权为抵押,整合、分割、编制成一系列的证券化商品,并通过层层分割、再编制,衍生出更多的虚拟金融商品,销往全球。这个过程被美国吹捧为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问题是,金融风险犹如电脑病毒,不会因分散而消亡,相反,其不断分散的过程,恰恰演变为病毒扩散的路径,一旦在某个环节病毒发作,必将侵染整个系统。这就是“次贷危机”爆发后,至今不断深化、扩散的根本原因。

  其次,美国市场评级体系改革滞后。无疑,金融衍生商品的发展,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问题是,金融衍生商品的定价与交易,需要准确的市场评价。而美国的金融改革并没有触及市场评级机构的垄断格局,当年靠“政府订单”扶植起来的评级机构依然垄断着市场,导致评级市场“道德缺失”,金融风险被掩藏,酿成病毒广泛扩散。

  第三,美国金融体制存在结构性失衡。美国的新银行法仅扩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权,结果出现了金融机构集团化,金融产业大扩张,金融权力大膨胀。而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及财政部等,依然按照传统的格局 “各司其职”,给金融产业留下了三不管的空间。

  第四,最惨痛的教训是“规模=安全”让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金融改革中,美国政府认为金融机构的规模越大越安全,因此,积极掀起金融机构并购浪潮,形成了巨型金融集团垄断格局。如,美国前三家投资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均超过1 万亿美元,堪与中等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媲美。而雷曼兄弟公司的纯债务就高达6130亿美元。显然,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用事实击碎了“规模=安全”的定论,也让美国政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重新认识到规模过大对金融系统的破坏性。

  眼下,为消化“次贷危机后遗症”,欧美开始主导金融监管新潮流,积极布局“金融再管制”,引起全球性的金融自由化与反自由化的新论争。如,金融自由化改革相对迟缓的日本,提出了构建“市场型间接金融体制”新构想,欲走“金融资本主义”的折中道路,即一方面着眼全球竞争,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维护银行为中心的间接金融制度,以支援企业的价值创造,构建“价值创造型金融”,修正美国的“市场裁定型金融”,避免“资金游戏”。面对美、欧、日的不同制度选择,中国金融改革面临全新的挑战和风险。

  金融市场化与产业化,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必修课,关乎民间储蓄能否有效转化为民族生产力的蓄积条件,更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确保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市场条件。因此,金融制度改革、金融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关乎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地位与态势,可谓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随着中国贸易大发展,以贸易为主的经常性收支顺差连年扩大,“中国资金”、“中国资本”的国际化,成为确保中国贸易持续发展的前提。

  回顾国际金融史,不难发现国际金融制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制度构建、修正、再构建的过程。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也需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业、贸易的待成熟性,以及民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路径等新特点。中国金融改革既无需因美国金融出了问题,而放缓市场化与产业化改革脚步,也不一定因日本金融成功躲过了“次贷危机”而简单模仿其模式。中国依然需要确立金融改革的自信,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改革道路。

  《世界新闻报》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