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肖余恨:参观解决不了牛奶业的信任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10:36  现代金报

  作者:肖余恨

  审视这次中国大面积爆发的乳制品危机,部分企业职业道德失范要负主要责任。尤其是一个肆虐的潜规则,几乎让一个行业失范,这是令人痛惋的事实。监管失当也难辞其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则因对监管缺失负有领导责任而引咎辞职。这种问责风暴,可谓顺民心、合民意、解民气,但尚难平民怨。由各种事故所引发的社会危机,很难在短时间内安然度过。据媒体报道,“三聚氰胺”风波还在呈扩大化之势,连大白兔奶糖也出现了这一魔影。奶制品业的极度深寒,恐难在短期内回暖。

  面对这种危机的弥漫性影响,相关行业迅速展开各种公关手段,挽回影响,重塑形象,提振消费者信心。宁波市质监局就举办了 “‘百名市民’走进地产液态奶生产企业”的活动,让宁波市民对驻厂监管工作来了个“眼见为实”。据了解,“三鹿”事件发生后,宁波市质监局质检所立即成立了食品中心检测技术攻关小组,迅速确立了与质检总局日前公布的检测方法完全一致的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三种检测方法,即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并对企业的检测进行现场指导,为地产奶的质量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我们丝毫不怀疑宁波市质检局这次努力的诚意和效率,也为市质检局这次的雷厉风行而欣慰。然而,令我们后怕的是,牛奶出了大事故之后,“市质监局质检所立即成立了食品中心检测技术攻关小组”,对三聚氰胺含量进行检测!如果说此时对三聚氰胺的及时检测是应急的危机公关的话,那么,我们更希望,质检机构的工作能够常态化、机制化,并依据有关标准,扎扎实实地把好关。质检机构,本职工作就是把好关口,确保产品质量,至于组织市民参观制奶企业,让市民看他们现场检测,就有些多余了:检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般市民也看不懂这些程序,也没必要看懂。守位本位就是了,如此一“秀”,倒让人觉得有些过头了。

  牛奶能不能让人放心,我们依靠并信赖质检部门的把关。遗憾的是,此前有些地方的质检部门让我们失望了。并且,在食品领域,还有一些我们不知情的危险存在着,都需要质检部门亲力亲为、扎扎实实地将这些危险挡住。食品企业是良心企业,企业职业道德的缺失,是一种罪恶,而质检部门的失职,则无异于犯罪!

  有趣的是,我们在宁波的媒体上看到了光明牛奶的安民告示:“市场上销售的液态奶经权威检测部门检测,不含三聚氰胺,请放心饮用”,这也是缺乏说服力的。三鹿此前不是一直以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出现的吗?不是把胸脯拍得咚咚响,说是信得过产品吗?这时候,最具有说服力的,还是质检部门的权威报告和职业信誉,而不是牛奶公司在媒体上自说自话。至于我们的质检部门应该切切实实地检测把关,为市民提供信得过的牛奶信息,这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能做到这点就谢天谢地了。组织市民参加牛奶生产过程,实在不是质检部门该做的事。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奶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