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琳
"虎照门"在网上最热闹那会儿,我曾引用严复的"始于作伪,终于无耻"来预判它的结局。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旬阳法院用毫无悬念的一审裁判为此作出了最后一个注脚。
我不知道为何"跑龙套"的周正龙会坚持造假是其一人所为,但这种"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的个人英雄主义,足以让那三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部无地自容。他们的沉默,衬托出的是一个"超级骗术家"的形象——一个连电脑都没摸过的猎人,一个长期与大山为伴的向导,一个只知道村里那点"屁事"而不知"PS"为何物的农民,居然以极其简陋的方式(按官方公布的信息,即仅靠折叠年画拍的虎照),骗过了三级政府相关部门大大小小数十名官员。这是一个人间奇迹,更是"老千界"的经典范例。周正龙有"英雄"事迹如此,足以担当骗术界的盟主之位。当务之急,应从狱中向同道中人广发英雄贴,上书:此地钱多,官傻,速来。
我其实也佩服这些"戒急用忍"的一众官员,他们宁愿选择污辱自己的智商,也不愿承认自己内心里其实早已识破了"虎照"的真假——这是何等的"大智若愚"!若承认自己明知周正龙的"虎照"为假,那就等于承认了自己与周正龙合伙诈骗的共谋身份。只不过,周欲诈骗的是2万赏银,而官员想要诈骗的,却是上千万的国家配套资金。这样的大案要案,即便是诈骗未遂,在刑法上也够受的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要能过关,就算要官员把自己自贬为白痴,他们也会心甘情愿。
因而从一开始,我对旬阳法院的一审就没有任何期待。事实上,旬阳法院在开庭前也已解释得非常清楚,"周正龙案只是一个普通的诈骗案。"甚至还有知情者在早几天就公开声称,周正龙案极有可能当庭宣判。我宁愿相信这是一次有意的放风而不是一次合理的推断。"虎照门"案件虽小,影响却大。循中国司法的潜规则,即便是注定的结局,一审法院的最佳选择仍是暗中逐级报送请求上断。"先定后审"那点事,并非自周正龙案始,也绝不会在周正龙案终。若按"南京彭宇案"中的断案逻辑,我们也可以说:依常理推测,周正龙案一审裁判文书上那些署名的法官们,其实也跟周正龙同病相怜。他们不过只是一些出现在前台的替身而已。
媒体报道打虎斗士郝劲松在庭外撑开了一把伞,上面写着"周正龙=替罪羊"。也许,对于一个"跑龙套"的替身演员来说,他的归宿只能是"羊"。在这个权利贫困而权力无限富有的时代,作为个体的我们其实和周正龙一样,常感无从选择。
周正龙一开始就走了这条不归路,他走得义无返顾。他在"羊的门"后逐渐消失的背影,令人无限唏嘘。
作者系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