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薛涌:美国大选第二轮辩论麦凯恩难挽颓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9日07:19  新闻晨报

  2008美国大选系列评论之五

  晨报评论专栏作者 薛涌(blog) (发自美国)

  在麦凯恩和奥巴马的第二场辩论开场前,奥巴马已经在民调中大幅领先。这就提高了人们对这场辩论的期待。用拳击来打比方,麦凯恩在此次辩论中已经无法靠点数取胜,必须一拳击倒对方。以这一战略需要来衡量,麦凯恩显然没有达到目标。也难怪辩论结束后大部分评论家都说他输了。

  但是,抛开选情而单看这场辩论本身,我认为麦凯恩明显胜利。这次大选双方经过讨价还价,确定了三场辩论。第一场和第三场都是常规式,即主持人端座中间,两位候选人各自站在自己的讲台后面。这第二场则是市政厅(Town Hall)式,即选民围座在一个大厅里,在主持人的协调下直接向候选人提问题。候选人可以在中间的台面上自由走动。这种形式比较随便,容易使候选人和选民更亲近。

  两党之所以在历届大选中都为这种辩论形式不断讨价还价,就在于这种形式在关键时刻可能决定胜负。所谓市政厅式的辩论,看上去随便,但在美国政治中则最正宗,最受选民喜爱。

  为什么说它最正宗呢?托克维尔早就观察到,美国的政治中心,就是在万八千人的小镇的市政厅(Town Hall其实也许应该翻译成镇公所会议厅)中。美国政治立足于地方自治。早期每个小镇有个镇公所,里面有间大厅,镇民聚集在这里讨论镇里的公共事务,进而成为地方政治的中心。镇公所也成为美国人政治生活的主要空间。基层的小镇是个面对面的社会,居民大体彼此相知,和政治家们也是搂肩拍背。可见,市政厅的政治是一种非常身体性的政治。政治对手之间、政治家和选民之间身体的物理距离非常近,甚至有身体接触。用我们的话来说,这种政治最亲民。

  眼下美国已经今非昔比。许多镇人口有了几万人,甚至成了市,当地居民聚会论政的地方也常常在公立学校的场地进行。另外,电视的发达使人们身体之间的距离变远,不见面的沟通几乎成了常规。但是,市政厅政治并没有变味,乃至在历次大选中,总统候选人的辩论总有一次是采取市政厅式。最经典的一场也许要推1992年老布什和克林顿的辩论。那天一个女观众提问,也许是紧张,也许是不太会说话,问题问得不清楚。老布什赶紧追问她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位女性被总统这么盯着问就更紧张,也更说不清楚了。老布什不无尴尬地说:“对不起,我无法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我实在不明白你问的是什么?”这是个致命的错误。如果你不理解选民在想什么,你怎么当人家的公仆呢?这时年轻的州长克林顿从容地走过来说:“我明白你想的是什么。”接着他用简明的语言把那位女子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复述了一遍,并给出清晰的回答,顿时满场生辉。再看总统老布什,在一旁坐立不安地看表。后来评论家讽刺说,这时就连他也知道自己当总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奥巴马是个雄辩的演说家,善于登高一呼、在大场面上讲演。麦凯恩则更亲民,善于在面对面的场合和老百姓直接沟通。所以,大选一开始,他就叫板和奥巴马一周进行一次“市政厅辩论”,连主持人也不要,被奥巴马拒绝。这样的场合显然对麦凯恩更有利。

  也正是因为有自己喜欢的形式,麦凯恩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第一场辩论,主持人上来就问金融危机,麦凯恩似乎睡着了,提不起精神,被奥巴马抢了头筹。这次开场的问题大同小异,但麦凯恩有备而来,明确提出了政府出面买下房地产贷款、先稳定房价再稳定金融市场的计划。对此奥巴马显然没有准备。在当前这种金融恐慌中,选民需要明确地从候选人那里听到“我有计划”的信息。麦凯恩在经济这一弱项上出其不意地得了分。可惜的是,到了后半场讨论外交政策时,麦凯恩也许年纪大精力不济,在自己的强项上反而显得弱一些。不过,一般选民到了后半场注意力也不集中。整体来说还是麦凯恩表现好一些。

  问题是,对于麦凯恩来说,好一点点是远远不够的。奥巴马已经领先很多,只要他在辩论中表现得能和麦凯恩平起平坐、显示出总统相,就算胜利。麦凯恩则小胜就是失败。从现在的局面看,麦凯恩离白宫恐怕又远了一步。

  近期薛涌其他文章:

  美国救市关键还是救房地产市场

  金融风暴压倒了佩林风暴

  美国如何保护儿童用品安全

  佩林是民主党自己创造的掘墓人

  从佩林看麦凯恩的一记老拳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2008年美国大选

更多关于 美国 大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