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红漫:成品油价改又获良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9日07:21  东方早报

  作者:马红漫

  国内成品油定价因为北京油价突然单独上调,而出现了一些变数。从10月7日零时起,北京市欧Ⅳ标准的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0元和290元。

  这次成品油价格上调,针对的只是在北京销售的欧Ⅳ标准油品。对此有关部门的解释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以缓解北京空气污染以及交通拥堵状况;其二,欧Ⅳ油品成本更大,价格上调可以抵减部分成本。但这次地区性涨价,还是引发了市场的诸多联想,这会不会是石油巨头们为了全面调价而做的一次试探?

  事实上,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的今天,这可以说又是一次市场毫无防备的油价调整。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我国现行的成品油价格体制尚未进入市场化轨道,行政管制氛围浓郁。

  市场价格历来都是最天然而有效的“调控工具”,我国成品油价格长期与国际油价脱轨的局面,十分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成品油价格改革不宜推迟。然而,在此前我国CPI涨幅高企时期,包括成品油等在内的多种资源产品价格的调整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价格管制的结果也直接导致各地“油荒”现象的频频出现,

  但是于当下观察,无论宏观形式还是国际油价变动都发生了逆转,成品油价格改革恰逢良机。一方面,我国已经逐渐偏离高通胀预期的威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CPI已经连续5个月回落,涨幅降至4.9%。此时,即便放开对油价等资源价格的行政管制,其对经济过热的冲击力度也将大不如从前。另一方面,今年7月中旬开始,国际油价进入了下滑通道,近日一直在每桶90美元上下徘徊。据媒体披露,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炼油业务的盈亏平衡点分别约为每桶95美元和88美元,基本上与现在的国际油价持平。油价此刻放开、实现市场机制的接轨,对油企和市场的负面影响将会大大降低,也会彻底扭转每逢油价调整必遭争议的尴尬局面。

  北京区域油价的单独上调在业内和市场引发了一系列猜测。这表明,油价回归市场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须,“神秘面纱”下的油价管制不利于产业的优化与升级,这一局面仍亟待改观,具体而言,更是不能错过当下的这个时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