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薛涌:讲文化的共和党与讲政治的民主党(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1日08:34  东方早报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薛涌

  忘了哪位评论家概括道:美国的自由派所信奉的真理是政治改变文化;保守派所信奉的真理是文化改变政治。我由此演绎,称民主党是政治党,共和党是文化党。这样的传统,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本次大选也不过是遵从既往潮流而已。

  2005年,一位民主党评论家Thomas Frank写了一本书,题为《堪萨斯怎么了?》,他开篇就指出:这个州广大的农场是美国最穷的地方。这里的人在2000年压倒性地支持共和党,在2004年又以80%以上的优势投了布什的票。从经济政策上看,民主党旨在保护这些人的利益,共和党则出卖了他们的利益。但令人惊异的是,每次大选,共和党都绕开经济政策问题,大谈堕胎、同性恋、上帝等问题,仿佛民主党一上台就将建立一个自由派的帝国,彻底摧毁这些普通百姓祖祖辈辈所信奉的价值。结果,这些最该投民主党票的穷人成了共和党最可靠的基地,每次选举都齐心协力地走向投票箱去反对自己的利益。一句话,政治本来是具体政策的竞争。但是共和党总在关键时刻借用堕胎等文化问题劫持选民,掠夺了民主党的政治果实。

  此书出版在克里刚刚败给布什之后,迎合了民主党的挫折感,立即成为畅销书,被民主党人争相传看。当一位民主党人两年前向我谈起此书时,我直言相告:“这种论断值得小心。作者的意思是说:堪萨斯的老百姓太愚蠢,不懂得什么才是自己的利益,需要像作者这样的聪明人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这在民主政治中,实在是居高临下、充满了优越感、对选民不敬。”老实说,这本书分析透彻,但不免让我联想起鲁迅的小说《药》。你如果把选民看成吃人血馒头的愚民,民主政治就全没有了道理。

  今年在民主党的预选中,奥巴马和希拉里决战俄亥俄和宾夕法尼亚时,奥巴马在加州的捐款会上失言,说这两个州的选民平日混得不如意,只有从宗教和枪支中寻找安慰。此话一出即被希拉里抓住大做文章,而且至今还是麦凯恩的攻击目标。奥巴马一直被其对手描绘为高高在上的精英、和普通百姓缺乏感情纽带、不值得信任。奥巴马自己叫屈,说他一时失言,被人断章取义。可是,你只要看看《堪萨斯怎么了?》就明白这不是失言,而是他不小心说出了许多民主党、特别是那些教育水平高的民主党自由派几年来憋在胸口的心声。

  保守派经常讽刺这些民主党人是“豪华专车中的自由派”(limousine liberal),生活在巨富的真空中,一天到晚要居高临下地为穷人谋利益,却不能设身处地体会穷人的利益究竟是什么。肯尼迪这种巨富政治家,大概算是一个活例吧。追根溯源,民主党的这一传统还要从“新政”讲起。罗斯福推行“新政”,大大强化了政府对社会的干预,创立了像“社会安全”等等一系列基本的福利政策,带领美国从大萧条中走出来。他能这么大张旗鼓地改革,关键是靠了一批像加尔布雷斯这样的相信政府能动性的“新政知识分子”。“新政”的成功,奠定了民主党在未来二三十年的政治主导,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训练有素的华盛顿官僚集团,当然也加深了自由派知识分子对政府改造社会能力的信心。那种通过税收把资源集中到政府、让训练有素的“专家”治理、以政治手段改造社会的做法,就渐渐变得天经地义了。

  可惜,过度相信政府,过度依靠政府,最终难免走向极端。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消耗了不知多少纳税人的钱,结果失败得一塌糊涂。美国很快进入了高通货膨胀、高税收、低增长的时代。政府在上面指手画脚,规定你的孩子按照肤色配额到指定的危险学校就学,以实现社会正义,而下这种命令的法官则从来不把自己的孩子往那种学校送。“豪华专车中的自由派”的绰号也变得响亮起来。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自由派喜欢给老百姓制订规矩,自己却不遵守这些规矩。难怪到了卡特任上,全国上下怨声载道。等里根出来高喊“政府从人民的生活中滚开”时,顿时一呼百应。美国政治进入了保守主义主宰的时期。

  不过,民主党今年很可能峰回路转。有人计算美国的总统政治是36年一个周期,两党轮流主宰。罗斯福1932年赢得大选后的36年,白宫基本被民主党占据,只有上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的8年例外。等尼克松1968年赢得大选后,政治风水轮回,后来36年共和党主宰,只有卡特的一任和克林顿两任这12年例外。不过,这36年到2004年为止,现在的政治风水正在民主党的周期中。

  今年大选到了节骨眼上,华尔街股市坍塌,美国面临着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形势,又在呼唤新的罗斯福了。这时的选民,比较倾向于能动的政府,容易接受民主党的政治哲学。更何况,克林顿8年的一大政绩,是搞好了经济,去除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民主党只会花钱搞福利、不会发展经济的恶名。自2000年以来,共和党虽然赢得两次大选,但在这两次选举中选民在经济政策上都更同意民主党。布什8年以巨大的财政赤字和经济衰退告终,更使共和党在经济问题上无信誉可言。天时地利,都更符合民主党的传统优势。这也怪不得奥巴马的竞选紧紧盯住经济,并不断指责共和党回避这些基本的政策问题、转移老百姓的视线。

  应该指出,如果奥巴马轻易获胜,可能会使民主党丧失了在文化劣势上的紧迫感,被权力再次惯出那种自以为能替老百姓做决策的大政府的傲慢。共和党还可能借文化牌而复兴。这一点,要留待下文再谈。

  (作者系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2008年美国大选

更多关于 美国 大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