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舸:公开的调查机制才能止学术丑闻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08:26  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毕舸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杨帆因卷入同事学术失范事件的纠纷,近日被学校要求停职检查。据悉,一起受到同等处分的还有该校涉嫌抄袭的商学院教授金仁淑。随后,杨帆在自己的博客发文《我是如何在金仁淑事件中间被捆绑陷害的》以作辩护,事件真相在莫衷一是中无法得以辨析。(10月13日《北京晨报》)

  事件真相之所以无法辨析,原因就在于对于此类学术丑闻的起源、处理及结果,始终围绕着层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阴霾”氛围;在于处理程序局限于传统的自查自纠,本应利益回避的某些关联者不仅没有置身其外,反而成为调查举报者的权力掌握方,更使得真相扑朔迷离。对此,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公开的调查机制才能获得足够长久的制度生命力。

  公开的调查机制要解决“谁来调查”的主导权问题。无论从国际惯例还是社会趋势来看,由学校或行政管理机构单方面控制调查权的单一模式,转向由学术专业人士、舆论媒介、技术官僚乃至普通民众组成的共同模式,至少能解决权力自控无法避免的幕后交易、利益寻租现象,防止对学术腐败的调查最终因各种干预衍变成更高层级的权力腐败。

  这就需要完善其中的权利自治程度。举例来说,参与调查的学术专业人士不仅应当从其他院校机构随机抽调,保证身份界定不被人为预定,更要拥有自由发言、坚持真我的权利通道,将其学术理论、专业能力合理科学运用于调查过程中,对理性工具的智慧运用最大化。如此要求行政权力保持与学术调查的“距离感”,不会对学术专业人士的调查及结论发射场外信号,导致专业人士迫于重重压力下的违心之为。

  媒体民众的积极参与,也将使得学术丑闻的“陪审团”组成更加多元壮大。

  舆论拥有天然捕捉真相的本能,民众虽然在专业知识层面较之专家学者稍逊,却依然在道德传承、公共监督上占据群体优势,通过舆论曝光、民间举报及民意论证等程序,将对某些惯于营私作弊者构成强大压力,形成对权力管制的外部制约。

  自由开放的调查程序、多元顺畅的调查渠道,方能铸就不负众望的公开调查机制。从更长远的发展而言,调查组必要时还可以提请司法机关的主动介入,让涉嫌腐败交易的学术丑闻走向依法治理,让所有问题暴露于阳光之下。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