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耕身:能否公开于幼军撤职的详细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08:42  东北网

  作者:杨耕身

  据报道,日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央纪委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今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一直以来,于幼军被认为是思想开放,较少打官腔,颇受欢迎的宣传官员。也正因此,作为一名"政坛明星"、"另类官员",于幼军近年的每一次异动都引起舆论关注。在今年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即10月7日,一些敏锐的媒体发现在国家文化部网站显示,文化部部长蔡武已担任该部党组书记,而于幼军没有出现在"现任部领导"一栏。坊间据此推测于幼军已然去职,而最新的消息无疑印证了这一点。

  然而,尽管公众已确然知道于幼军遭到了撤职处理,但仍然不知其何以遭撤职。报道惜字如金,语焉不详;只有结果,未有原因。似乎刻意要为公众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自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比如他人招供啦,受其胞弟之累等等。但到底是不是缘于此,公众只能是将信将疑;或还有其它原因,也只能凭空想象。于是,仿佛猜谜一样,公众猜中了其将去职的消息,又继续猜测他何以去职。猜完了这一下,可能还将继续猜测下一个。这种现象,俨然成为中国官场与公共领域的一大特色。

  公众似乎早已对这样一种"电报体"的人事异动消息见惯不怪。从2004年6月10日,黑龙江省政协九届七次常委会议通过免去韩桂芝政协主席职务的决议。到2005年10月28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免去张保庆的教育部副部长职务,任命李卫红为新的教育部副部长。直至今年7月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去职,并就任语文出版社社长。而后在今年9月的官场问责风暴中出现的邱晓华再就业事件,以及因SARS事件辞职、在山西省复出又再次引咎辞职的孟学农事件,所有来自官方的报道皆"只有结果,未有原因"。而且很多类似的消息,甚至在多年之后,亦未有"解密"的可能。

  高官来来去去的身影,虽然体现了中央打造廉洁高效、公正透明政府形象的决心,但也在公共领域留下一个个巨大而神秘的问号。仿佛他们一直都是一株无根的树,仿佛他们的归去来,也与公众毫无关系。但事情的实质显然不是这样的。官员基于一定的民意产生,需要接受民众的监督,因此官员的异动信息,以及为何异动的信息,皆为民众应当知晓的公共信息。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以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更重要的是,公开官员职位异动的原因,不仅可令"闻者足诫",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且政府并不会损失什么。倒是迟迟不肯公开,才使得各种猜测不胫而走,造成"信息不够,小道消息来凑"的局面,反有损政府公信力。

  现代民主政治的努力,阳光政府的构建,被认为是一个去魅化的过程,一个解神话的过程,一个回归常识的过程。能否尽快公开于幼军遭撤职的详细信息,使公众知情权、监督权不再落空,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现实考量。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

  来源:珠江晚报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于幼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