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程尚:粮票并非自然消亡户籍也一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8日09:58  新京报

  作者:程尚

  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城乡两种户籍制度,最终正像上世纪90年代初粮票的消亡一样,不是被取消的,而是在一些条件具备以后消亡的,“户籍制度的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结果,一定要水到渠成”。

  说实话,把眼下的“户籍”制度与当年的“粮票”进行对比,还真有相似之处。如果研究一下当年粮票“消亡”的过程,对户籍如何改革直至“消亡”大有好处。

  粮票,众所周知,它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当年为什么要发行粮票?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物资匮乏,粮食不够敞开供应,所以要按计划分配。但是,在客观上,粮票的发行像如今的户籍制度一样,极大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粮票分市、省和国家几种,只能在允许的地域里使用,超出“地界”就是废纸一张。

  粮票的分地域使用,可能也免除了这样的担心:如果不对粮食消费进行限制,那岂不是全国的人都会涌到大城市来了?北京、上海如何承受得了?这种担心和现在的户籍放开后的担心十分相似。

  但是,大家看到了,粮票取消,人们不用粮票走遍中国,也并没有像有人所担心的那样农村荒野而城市挤爆。市场经济的无形的手在调节人口的流动,城市的居住、生活成本以及工作收益会自动“控制”人口的出入。

  现在户籍制度之所以难以“消亡”,是因为户籍本身附着了太多福利性的东西。我们还以粮票作比喻,如果粮票本身依然有户籍那样的功能(比如持票才能就餐,甚至持票优惠上大学、逛公园、买房子),那么,粮票能够“消亡”吗?

  粮票并非自然“消亡”的,当附着在它身上的所有福利功能变为国家公民均等化的社会保障之后,它才会“消亡”,也必然要“消亡”。户籍如果要“消亡”,也必然要这样做。如杜鹰所言,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心之一是“提高农村的福利水平”,如果农村的福利水平能够和城市相差小一些(现在反而有扩大的趋势),户籍不再成为稀有物品,它便也水到渠成地消亡了。

  如果玩一回“文字游戏”,说“取消”户籍制度似乎更好一些。“消亡”更有一种“消极等待”的意味在里面,而“取消”更能显示积极和主动。说“水到渠成”地消亡,只是一种理想,其实“水到”之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积极“修渠”,疏通水流;一种是“堵”,对到来的水流视而不见。现在许多地方的户籍制度,面对人口流动的大潮,实际在奉行“堵”的策略。

  “水到”并不必然“渠成”,正如粮票不是自然消亡一样,户籍制度的改革也需要各级政府主动的努力。长江三角洲有了成熟的条件,那就可以尽快打破户籍的藩篱,不要坐看别处的改革。当年粮票取消并未给城市带来负面效果,反而加速了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市场条件下的取消户籍,结果也一样,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因为取消户籍而产生巨大负面效应的。

  □程尚(北京 编辑)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