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敏:全球金融危机中人类的团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0日07:14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刘敏

  眼下这场金融危机,有一个词颇为频繁地出现,那就是“团结”。

  本月12日,欧元区15国在巴黎召开首次峰会,承诺共同应对金融危机。随后,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洲首脑会议上,欧盟27国一致同意联手应对金融危机,这意味着欧元区和非欧元区国家也团结起来。与此同时,美国白宫发表联合声明称,八国集团也将团结一致,共对金融危机。

  团结是被逼出来的。金融危机初期,欧洲国家之间还是各自为战,欧洲与美国少不了相互指责。但在这场空前的金融危机面前,任何国家特别是那些“重灾区”国家,都无法独自渡过难关,无法独善其身地维护国家利益。

  这种团结,如果不是空前绝后的,至少是罕见的。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能寻觅到团结的影子,有那种同仇敌忾的感觉,远的有历史上那场著名的针对异教徒的宗教战争,近的一次则是反法西斯战争。

  这是不是可以说,只有当面临重大危机,信仰危机、战争危机或者经济危机时,人们才可能团结起来,然而一旦危机解除,国家边界的壁垒会再次竖起,你走你的道,我过我的桥?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想法。一般而言,当今世界的团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民族国家主体之间的团结,比如这次的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二是基于某种人类共同价值的团结,比如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的,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等等。事实上,这两种形式的团结,也不是那么稳定牢靠的,争端扯皮的事情常有,有时往往还导致目标正义的团结行动中断或搁浅。

  本次金融危机,这些世界上最强大、最有权势、最发达的国家,至少在形式上团结了起来,行动上也可以相信他们会步调一致。循着这条线索,我们其实可以想到一个问题:人类的团结是否可能,究竟能否在现实层面实现?

  人类团结的可能性前提,是存在的。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说,在怀疑论者看来,人性的最深处根本没有人类团结的意识;人类团结的意识只是人类社会化过程所虚构的东西。罗蒂反驳说:“如果我们对其他不熟悉的人所承受的痛苦和侮辱的详细原委,能够提升感应相通的敏感度,那么我们便可以创造出团结。”即所谓感同身受,方能休戚与共。

  另外,环境、全球变暖、经济危机等问题,虽然价值排序有高低、解决有先后,但没有人否认这将是人类最终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加缪在《鼠疫》中表达了对人类团结友好的良好愿望。在好莱坞电影中,我们也一再看到当面临不知名疾病或外星人攻击时,人类的空前团结。不过,后者与其说在思考团结问题,不如说是美国人英雄主义情结的“自摸”。直到目前为止,人类团结的图景其实仍存在于想象与虚构的层面,现实中的人类团结从来没有发生过,人们对它仍所知不多。

  提出人类团结问题不是毫无意义的,欧美国家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便提供了某种端倪,人类的团结并不一定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或意识幻象。人类因何、以何种方式团结起来,可以预先进行思考。

  (作者为《长江商报》评论版主编)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