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叶祝颐:哈尔滨命案可异地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0日09:24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作者:叶祝颐

  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卢洪喜称:为了确保查清林松岭的死因,公安机关必要时将通过省公安厅技术部门邀请最高检、公安部的法医专家、律师、公证处、还有媒体的朋友们,在他们见证下全程录像进行尸检。 (10月19日《西安晚报》)

  尸检无疑是还原事实真相的重要步骤。面对公众质疑,哈尔滨警方表示必要时将邀请最高检、公安部的法医专家、律师、公证处,在他们的见证下全程录像进行尸检。应该说,哈尔滨警方此番表态显示出回应民意呼声,调查事件真相的积极姿态和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无论是死者家属,当地警方,还是公众舆论都在期待着该案尽快真相大白。

  但是鉴于哈尔滨命案案情出现逆转,而且案件直接关涉哈尔滨警方的声誉。对于这样已经上升到公共事件层面的案件,既然警方有意必要时邀请最高检、公安部的法医专家、律师、公证处参与尸检见证,笔者认为,与其邀请外界监督,还不如主动避嫌,安排异地调查,或许更具有调查公信力。

  笔者这样说,并非否定哈尔滨警方秉公办案的姿态与决心。客观地讲,对于这桩已经引起舆论关注的案件,当地警方不太可能混淆是非。但是当地警方“自查自纠”,难以避免公众对调查公正性产生不信任心理。即使当地警方确实是在秉公办案,公众仍有可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调查组成员与涉案警察在同一座城市的公安机关工作,就算双方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涉案人员与办案人员熟识的概率肯定会高于异地办案。同样,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知情者也很难对办案人员建立充分的信任。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他们即使有心说出事实真相,也难免会陷入“说话留三分”的思维怪圈,未必会敞开胸怀说实话。有鉴于此,公众难免对当地警方介入调查产生不信任心理。

  面对哈尔滨命案,面对当地警察调查涉案同事的背景,即使当地警方下定秉公办案的决心,但是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办案人员仍然难以摆脱人情、权力阻力,消除死者家属与公众舆论的怀疑空间,打消知情人的表达顾虑。

  而安排异地调查正是消除这些不良干扰,保证调查公信,消除公众怀疑空间的一种选择。虽然异地调查未必是最佳选择,但或许是保证调查公信力,离真相最近的一种选择。 (作者系教师)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